觀量覓時機

近月陪家母旅居外地治病養生,總算settle down 生活平穩。友人鼓勵我繼續寫文,就即管試試看吧。 

過去兩年主要看美股,除了股票也買賣期權,因為有彈性、有保護,兼有槓桿。投資需要耐心,因為拿捏時機不容易,總不能期望最低位入場,最高位離場,亦難以期待一入場就爆升。 

到底時機要如何拿捏?

最簡易的方式: 

  1. 看業績公佈日期:一般而言,業績公佈前都有一輪炒作。而業績公佈後需時幾日調整價格,股價就會到達合理區間。
  2. 看聯儲局議息日期:聯儲局對利率的取態和變動,往往反映經濟現況,以及對未來的推敲,美股大市會伴隨作出反應。 
  3. 追蹤FDA 開會和批藥的時間表:批藥前後,股價和期權都會有波動,而結果公佈後,很多時股價會大升或大跌。 

除了上述三種方式,還可以如何捕捉時機? 

大家都聽過「價量齊升」吧?這詞彙意指股價和交易量同步增加,股價相對有支持,並非乾升,因為有真實資金追逐。 

投資人買股,除了基礎分析、也會看技術線和追蹤價格,亦根據新聞報導。很多時聚焦股價和特質,忽略交易量的變動,畢竟交易量變動是相對「悶」的數字。

其實,成交量的變動很重要。

若果某日的交投量爆升10倍,不論股價升或跌,都值得投資者注意。交易量突然增加,代表有人注意該股票並有實質動作。所以,「不久的將來」股價應該會有顯著變動。 

至於隨著成交量增加,股價會升或跌? 

這個不好答。因為成交量暴增當日,不論股價升跌,都只算是snapshot。投資人若果僅憑一刻的記錄,就估算未來股價走勢,未免魯莽。所以,需要看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走勢,判斷走高或走低,以及突然增加的交投量,是資金追逐買入,還是放棄離場。總之,不能僅憑snapshot 一概而論,必需配合過往的走勢,了解供需(買入和沽出) 的力量分佈,才能較有底氣地估算未來方向。

這套路和過往不一樣。

  • 舊套路:先進行基礎分析,發掘具潛力的股票,估值後投資,樂意等待。
  • 新套路:先找出快將「出現時機」的股票,然後分析走高或走低,再看基本面,才制定投資策略。

當然,各有風險和優缺點。

舊套路最大的優點是安心兼穩健,畢竟底蘊和估值都心裡有數。而最大的缺點則是需要耐心等待,而且需要較多的閒置資金。

新套路最大的好處是時間「看得到盡頭」。某段時間不發生預期的效果,直接離場。但缺點卻是見到很多不認識或市值小的公司,需時了解,感覺不夠踏實。

條條大路通羅馬,反正就嘗試各式套路。

再次以文會友,感到興奮又浪漫。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願讀者一生平安。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osted

in

by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