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startup
-
學習於娛樂 推介好書和數學遊戲apps
今日書展開鑼,友人新書《中產必須死》(高天佑著) 和《初創起義》(尹思哲著) 終於出爐,引頸以待多月啦。雖然早前有 VIP 預覽部份內容, 始終不及兩本實體書在手。一本談如何在新世代自處,尤其是中產須「置諸死地而後生」,可謂「生存指引手冊」;一本訪談本地科技初創公司創辦人,人物個性和成長故事引人入勝,書展必買。 至於海外作者,6月新書有大前研一的《世界經濟的新解答》和吳軍的《見識》。日前買回家未及看完,但兩者均是質素保證。大前研一指全球經濟再沒有龍頭,而且受政策左右,投資思維要從過往的追溯本源了解成長潛力,擴闊至解讀政策訊息和影響。至於吳軍的新書,不再集中講大數據或人工智能,涉獵範疇廣,談商業和人生智慧。 近日收到信用卡推廣電郵 - 去書店購物過千元,可以免息分期付款… 在互聯網盛行,知識免費傳播當道的世代,書本竟然成為「奢侈品」需要容許分期付款,以鼓勵消費。時值暑假,估計相關推廣主要針對教科書吧! 其實實體書之外,Google Play Store 和 Apple Apps Store 都有很多教育應用程式,好玩有趣,讓孩子寓學習於娛樂,可能是書本外的另一選擇。 上週在RISE Conference 訪問了香港人投資兼參與,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Zap Zap Math. 顧名思義,是數學教學程式,最特別之處是以透過遊戲,教導和灌輸數學理念和邏輯,目標用戶是5歲至12歲的小孩。公司去年9月募資約千萬港元,至今超過300萬下載,目前美國是最大市場,其次是中國。 Zap Zap Math 近月改變銷售定位,由B2B 轉為B2C,除了數學遊戲程式更個人化更貼心,亦有助父母和老師認清孩子的學習進度。而孩童由過往缺乏耐心,只花3-5分鐘,提升至每次花約20分鐘,部份學校更以Zap Zap Math 作為補充練習。向來學習效果和動機掛鈎,若是自發兼感興趣,就事半功倍。據知公司現正募資,以盡快佔據美國和中國市場。 早前股市大挫後逐步企穩,本欄曾詳細分析的IGG (0799) 和茂宸集團(0273),這兩週強勢回勇。基礎分析的好處,是投資者為公司摸底後較易坐得穩,希望讀者有所斬獲。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週末雜談:「取勝之道」、微信Shake 出iBanker老公、愛與時間
先前的週末書介Facebook Like 數倍於股票分析文章,今次再接再勵,週末雜談三則。(一) 從打波的取勝之道到創業投資 以往和契姨甥仔打波都是隨意玩樂,今日計分比賽,沒有玩發球權,而是直接得分制。我們主要的得分(失分)位,多數是落網、出界和發球失誤等等,很少是技術取分。原來『取勝之道』不需要卓越球技,而是要致力減少失誤。這道理顯淺易懂,似是老生常談。友人說世間每一件事本是如此。我不認同 -「取勝之道全憑減少失誤」只適用於有清晰規矩的項目,例如比賽和考試。若套用在投資領域,只是部分適用。如果是科技創業,則根本不合用。 先說科技創業,這領域沒有既定的『成功方程式』,所以減少失誤等同要減少嘗試。Startup 為找出成功的道路,需要”fail fast” -越多失誤等同越多學習機會(lesson learnt),有助找出正確道路。我想它們需要的不是減少失誤,而是加快失誤的速度和減低失誤的規模(magnitude)。若果能快速兼小規模地犯錯,並學到教訓,應是較理想。 至於投資領域,則未必需要像科技創業般不斷地小規模犯錯。因為投資的成功方程式很簡單:低買高賣(較複雜的衍生工具和期權等,暫不在討論之列)。可是選股和買賣需要捕捉時機,而這部分不容易有清晰的規則。所以,很多投資者訂立交易守則,例如止蝕位等於整個投資組合的2%、連續3個交易蝕本就離場休息等,就是為了減少失誤或減輕失誤的程度,保存實力。從這角度看,較易了解交易守則的重要性吧。 (二) 補習國際化、年青人的常識、WeChat Shake 出 iBanker老公 早前朋友聚舊,席間有電視台編劇、digital & social strategist 、公司秘書和兩位老闆 - 專責舊樓收購&重建酒店,以及跨區補習社。整晚飯局的話題新奇有趣。除了電視台的明爭暗鬥、港視的拐角手法、和名牌配對公司的營商手段,印象最深刻是 補習社的經營模式 朋友的補習社從幼兒學前班到高中DSE考試都有。我本以為學前或幼兒班的家長最願意付錢補習,卻原來是小學生的家長最樂意送孩子去補習。這類別的市場需求較大,可是並不是利潤率最高。為甚麼?因為補習教材都是franchise,需要拆賬。教材來自世界各地,包括較受歡迎的日本和韓國,而最多franchise 教材的學科,是數學。 我驚訝 - 以franchise 教材的數量和國際化程度,補習市場較我印象中的『老土單對單』或『明星教學班』成熟很多很多。而營運者面對的是國際市場,不是本地市場。 新一代 大學畢業生沒有common sense 據聞一位到外資銀行工作的大學畢業生,需要貼郵票寄本地信。可是,公司沒有平郵郵票,只有空郵的。郵票面值不對,他的處理方法是:將空郵郵票撕開兩分,只貼一半在信封… 另一位面試市場推廣職位,回答處境題:如何推廣某個名不見經傳的手袋品牌,竟然答:和Chanel crossover… 辭職沒有信、沒有電話、沒有會談,只有一個whatsapp message。如果公司拖拉不簽合約,whatsapp message 通知辭職很合理。但我問得很清楚,他們早已白紙黑字簽了約。既然開工要簽字,離職需要遞信或較formal 的交代,屬合情合理吧~ 年輕一代最輸蝕的是: 創意低 - 大概和熱愛玩電子遊戲有關。他們只需要跟著攻略過關,不需要動腦筋有新意 抗逆力較低 - 沒有會考,一條龍讀到中學最後一年才有DSE,令升不到大學屬大多數。而這個人生挫折,不是每一個都有能力面對和處理 我不肯定上述comment 對年青人公道,但聽完真的會笑和 O嘴 微信Shake 出 iBanker老公 女同事微信Shake (識)到iBanker,wechat 一段日子後見面拍拖,認識僅4個月便籌備結婚。閃婚不是未婚懷孕,也不是熱戀糖黐豆。而是4個月內,iBanker 在微信又再shake…
-
Whatsapp 的160億美元估值合理嗎?
今日的大新聞是Facebook 以160億美元(40億現金和價值120億的股票)收購Whatsapp。消息公佈之後,Facebook 的股價下跌。市場似乎認為whatsapp 作價太高。真的嗎?Mark Zuckerberg 已公開說明Facebook 收購Whatsapp,焦點不在盈利,但分析員習慣凡事先從「市徻」的角度入手,我就嘗試計計數吧~ Facebook 市值約1,700億美元,Whatsapp 的收購價大概是Facebook 的10%。那麼Whatsapp 的營業額和盈利是Facebook 的多少%?2013年營業額: Facebook:78.7億美元 Whatsapp:2000萬美元 (Facebook 的0.25%) 2013年淨利潤: Facebook:15億美元 Whatsapp:? Whatsapp 只有約50名員工,業務單一,只專注手機訊息服務,且沒有推廣銷售部,也不賣廣告。收入主要來源是用戶的subscription fee,每年每個用戶收取$1(現時好些用戶有免費使用的優惠期). 假設whatsapp 的利潤率是Facebook 的一倍(~40%),whatsapp 的淨利潤要達到Facebook 的10% (1.5億元),即每年需要達到3.75億美元營業額。Whatsapp 現時有4.5億用戶,超越Twitter,而且每天新增約100萬用戶。若繼續以這速度增長,年尾的用戶將超過7.6億。若要達到3.75億美元營業額,即是約一半的用戶需要每年付1美元的費用。50% 付費用戶率,雖然不容易達到,但應是achievable 的目標.這只是單單從盈利的角度估算。Facebook 看中的,並不是盈利,而是whatsapp 綁定手機用戶的滲透渠道。Facebook 大概有12億用戶,當中手機用戶約6.8億人(~56%)。Whatsapp 以手提電話號碼綁定用戶,而且每個戶口只能同時在一部手機操作,其手機用戶佔比是100%,估計年尾達到7.6億用戶。兩者用戶有高度重疊嗎?Facebook 的用戶主要來自美國,Whatsapp 的用戶則主要來自非美國國家。至於用戶的engagement rate,Facebook ~63%,Whatsapp ~70%。這些數字顯示Whatsapp 的用戶增長率和忠誠度與Facebook 不相伯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智能手機普及化令手機成為每個人的貼身用品 ,亦是接觸每個人最直接的渠道。Facebook 要打通經脈接觸未來每一個智能手機用戶,特別是非美國的用戶,透過Whatsapp 應該最快捷簡單。只要接觸到每一個智能手機用戶,就會有商機。以Whatsapp 的成績,當它是一間上市公司般估值,很合理。Whatsapp 的估值約是Facebook 的10%,也很合理。收購Whatsapp 對Facebook 應該有正面作用。我不認為Facebook 的股價應該因為這宗收購而向下走。
-
美國startup:Buffer 的『終極透明』
我自問是開明的人,支持高透明度,也願意接受新事物。可是,看見『終極透明』的佼佼者 -美國tech startup Buffer,真是傻了眼。 先介紹Buffer -讓用戶輕易管理多個社交平台的帳戶。例如你需要在Facebook,Twitter,Linkedin,Google+ 等多個地方法發佈訊息,但又不想進進出出login logout 貼同一則訊息,或是希望預設時間張貼訊息,那麼Buffer 幫到你。 最近美國傳媒報導,Buffer 的共同創辦人Joel 在Blog 中貫徹實踐公司的核心價值-高透明度。團隊認為只有高透明度,才會有信任。而我稱之為『終極透明』的舉動, 是Joel 在博客公開: 計算團隊薪酬的方程式 每位員工的名字、職位和薪酬(位處世界各地) 公司每月的上客量、總用戶人數、付費用戶量、Conversion Rate(由免費使用轉為付費)等 公司每月的營業額、不同產品&類別收入,12個月的預估營業額 公司每月的銀行戶口結存 每小時回覆用戶的電郵總數 對比(3) 至 (6) 各項指標與前1-2個月的業績 團隊電郵新措施:任何兩名或以上的團隊人員對話,都必需CC 某個團隊group (例如技術問題,需要CC engineering group email) 這些數據,絕對是敏感資訊。例如(1) & (2),我不明白為甚麼每一位員工都樂於讓全世界知道自己的薪酬,估計到稅後的收入和未來的薪酬(若繼續留在Buffer)。 為甚麼要讓全世界知道呢?為什麼要對每位員工的potential 設一個『上限』?公開這些資料對公司和員工有何益處?我曾看過研究,自從美國上市公司按規定公開CEO 的年薪之後,CEO的薪酬一下子飆升(誰都不想讓競爭對手看扁,要CEO 熱心留下,就需要提高薪酬待遇,免得公司和CEO 都面目無光。然而,CEO 薪酬的增長,與上市公司的業績,似乎沒有positive correlation) 第(3) 至(7) 項,屬於敏感的商業資料。誰看懂得數據,就能了解公司、計算估值,也能預估和比較同行的業績。我認為這些數據是金礦。 驚訝過後,我嘗試計計數: 17名員工中,有14名寧選現金回報,不選公司股票。 要麼對公司的信心不足,要麼不考慮長期逗留… 單從『牌面』看,不似一間充滿熱誠衝勁的startup 單是員工薪酬,就佔全年營業額的70% 營業利潤率應該介乎0% - 30% 11月銀行戶口的現金較10月增加約US$7000,即營運收入的3% 估計應收款是所增加現金的 5倍,那麼淨利潤率~15% 總共有~119萬個人用戶,當中66,000是新用戶…
-
太平洋網絡的免費移動策略:百度SiteApp
近日股市熾熱,股評人、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等紛紛公開預測恆指升穿24000點,明年第一季更達31000點。雖然『預測』沒人說得準,更何況股市分分秒秒在變動,我都期望牛市蒞臨。 再談有趣的發現和”lesson learnt”。 早前撰文《半百億汽車網絡廣告市場 - 汽車之家 & 太平洋網絡》,談及內地汽車網廣告市場之大,以及太平洋網絡(543.HK) 多個大受歡迎的門戶網站。這公司的廣告收入不俗,財務狀況健康。可是成交量很低 – 在熾熱的股市中,日成交量只有5位數。這種交易量,何止不起眼,簡直是『無人理會』。 太平洋網絡的門戶網站,主要服務電腦用家。公司一直沒有明確的『移動策略』-網站設計不適合手機用戶,亦沒有渠道迅速打入移動市場。據我所知,從桌面打入移動市場,一直是內地機構的難題。內地甚至有獲得微軟孵化計劃支持的初創公司,研發將桌面網頁自動轉換為適合手機版面的技術,並且半年間達到收支平衡,甚至獲得盈利。 太平洋網絡身為上市公司,沒有選擇付費的服務,而是選用百度(NASDAQ:BIDU) 的免費工具 – SiteApp。此工具將桌面網頁自動轉換為移動版面,所有內容可以即時自動更新,後台操作簡便。而最吸引之處 - 百度的搜尋結果會顯示該網站屬「優化閱讀』,增加用戶點擊的瀏覽量。現時SiteApp 每天為遊戲網手機站點導入10萬獨立用戶,而移動端的流量有了5倍的提升。此外,太平洋網絡和百度聯盟的移動網盟合作後一個月,已經有分成收入。SiteApp 就像早期的Wordpress 類工具,讓用戶省時省力地建立和發展移動端,更有分析、統計、質量報告等配件。 我真心欣賞百度的SiteApp,這是很厲害的工具- 輕易地將互聯網站轉變為移動互聯網站,吸引更多的手機用戶使用/瀏覽,這也會同時增加百度的廣告收入吧!SiteApp幫助如太平洋網絡的公司發展移動網絡策略,也同時令百度『霸佔』傳統網站轉換移動網站的distribution channel,是雙贏的策略。
-
信報『創業救港』論壇點滴:中國的手遊市場
科網熱吹了好一陣子。除了新股上市,大小併購,越來越多人對科網創業感興趣,就連走政經路線的《信報》,也在周三晚舉辦了《創業救港》的論壇,請了6位嘉賓,包括科網創業家,天使投資者和推動本地startup 的中介人。對談環節的內容很實在,尤其是創業人誠實地分享自身經驗,讓觀眾更了解科網公司的營運模式及挑戰。 分享所見所聞之前,請問你玩過甚麼手機遊戲? 我估有來自芬蘭的Angry Birds, 美國的Draw Something 和英國的Candy Crush。至於本地薑,即使沒玩過都一定在新聞看過極受爭議的《神魔之塔》。 那晚,《信報》沒有找《神魔之塔》的創辦人,而是請來1999年創辦拉闊遊戲的高重建。在Nokia 手機熒幕仍只有黑白色的年代,拉闊主攻內地手機遊戲,我能夠想像高重建多麼具有前瞻性。拉闊的旗艦產品是《帝國Online》,是中國移動指定10大遊戲開發商之一,曾穩佔遊戲界第一第二席位。 主持人問:是否香港市場太細,所以打內地市場?高重建直率回答:因為洗濕了個頭。 這種率直的態度,讓觀眾了解市場現實。媒體報道,截至2012年底,中國的手機遊戲市場用戶已達2.86億,較2011年上升62.5%。至於市場規模,更達到58.7億元,較2011年增長80%。這是高速增長的龐大市場! 席間有人問:遊戲都是免費下載,到底怎麼賺錢? 高重建指免費下載的遊戲,都有可以付費購買的寶物。在中國,如果玩家花數萬元就能買光遊戲內的所有寶物,這個遊戲設計會被認定有問題。現在的遊戲,玩家需要花費數十萬元才能買盡寶物(全場嘩然…) 而遊戲開發商都朝這個『坑』的深度開發,讓極少數的付費玩家『養起』整個遊戲。我搜索中國手遊玩家的背景,約93%玩家的每月收入少於3000,5% 玩家的收入介乎5000-8000,只有約2%的玩家月收入高於8000。 後來,高重建談到《神魔之塔》。他指這是劃時代事件 - 香港開發商將ego 放得很低很低。在中國,遊戲開發商開宗明義走不同路線:漁翁撒網式的多產小製作、荷里活式的慢板大製作、專門抄襲的快速製作等。香港嘛,比較保守兼忠於原創。他提到拉闊團隊不愛抄襲,即使只是內部移植-將《帝國Online》從舊式手機版本升級至智能手機版,本以為畫風、遊戲、玩法都基本相同,怎知道移植之後,整個遊戲就似改頭換面… 他形容自家團隊那種『不抄襲』的觀念,是『非常離譜』的程度。 我相信他的話。這並非不支持原創,正如另一位嘉賓Ray (9Gag 共同創辦人) 所講,撇除道德觀念,應該思考的是『為甚麼別人的遊戲/ 產品』會成功,多加學習然後加進自家的產品。而Keith (Coachbase 創辦人) 則說開發app 的成本越來越低,App store 越來越多應用程式,重點是市場推廣… 我想起投資者喜愛的騰訊 - WeChat 抄襲Whatsapp 和Talkbox,主要在市場推廣下功夫。 遊戲之外,高重建提及『內地的人才薪金低』是不合時宜的想法。人才也許起薪點低,但往後的加薪幅度極快追上,絕對不便宜,所以別為了『薪金支出低』而遷往內地。真正想打中國市場的創業人,要麼All-in,要麽不去。若果只有一個co-founder 長駐內地,是極難成功的。 雖然我不知道這些活生生的科網創業人體會如何幫助投資者,但投資不只看數據,用WeChat 和玩鬥地主之外,聽資深科網創業人的經歷,絕對有助了解行業的發展和生態。《信報》舉辦專門探討科網創業的座談會,有其意義!
-
團購轉型談 – 從薄利多銷到名牌專頁&大眾買手
年底購物節日一個接一個。內地的光棍節後,輪到美國的感恩節,之後踏入12月的聖誕節和除夕夜。明年1月則是農曆新年。週末將至,不談股票談購物。早陣子和朋友用團購券吃拉麵和印度餐… 記得三年前團購剛興起,我每天都會看電郵推介。後來產品的名單越來越長,我不再細看電郵了 - 我沒有每天一清早就購物的需要。現在,每個月只看一兩次團購電郵或網站。也許少光顧,我觀察到團購網的明顯轉變,感到香港人做生意當真靈活~! 團購屬於『薄利多銷』,加上限時機制,產品需要有新鮮感。我曾聽聞團購網為爭取更多商戶和產品而疲於奔命。2011年8月內地有超過5000家團購網,但同期約1400家倒閉,另有約1000家不再更新網站,可見行業競爭之激烈,汰弱留強速度之快。過往我知道較具規模的本地團購網:Groupon HK,BeeCrazy,夠買GoBuya 和 Yahoo! 團購。它們至今依然存在。 Groupon HK 前身ubuyibuy 是首個來港的團購網,至今仍然是龍頭,團購產品的種類多,應有盡有。現在,還長期推出旅遊優惠。 BeeCrazy 則變身名牌銷售網:Hermes,Fendi,Valentino,Gucci,Prada 等產品都有專頁。網站上各類別的團購產品,包括飲食、美容、名牌、科技、旅遊、家居等,以名牌的產品數目最多。 夠買GoBuya 走大眾化買家路線:售賣各式日常生活配件,家具產品等。用戶可於兩三星期後前往銷售中心取貨。 Yahoo! 團購:過往只賣自家deals,現在則包含BeeCrazy,GoBuya,享樂FunShare等其它團購網的優惠。 BeeCrazy 成功將『名牌 x 團購』crossover 並站穩陣腳,其業務發展能力不容置疑。我估,售賣名牌的利潤較高,而這一批「會購買名牌的客戶」是重要資產。此外,主力銷售名牌產品,大大減低了市場推廣和品質檢控的費用吧。夠買GoBuya 的『買手形式』 - 選定產品進行團購,然後大量購入,讓客戶到銷售服務中心提取。這方式避免了客戶投訴商戶服務或產品貨不對辦,需要專人處理的麻煩。而且,這是「有保障的貿易生意」- 客戶都是先付費的,再加上GoBuya自行採購並控制品質,減低了質素參差的風險。Yahoo! 團購搜羅城中的大小團購優惠,不必凡事自己落手落腳或組織一大隊sales team,反而提供現成的抽佣或廣告制度,絕對是雙贏的手法。Groupon 是美國上市的團購始祖,在香港的市場份額跑贏競爭對手。但BeeCrazy,GoBuya 甚至後來加入的Yahoo!團購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這種靈活的生意頭腦和業務發展,的確值得學習。
-
再談科網泡沫(?)
近月騰訊(700.HK) 股價不斷創新高。繼雲遊(484.HK)於10月初上市,以『鬥地主』闖出名堂的博雅互動亦會在本月12日掛牌。全球矚目的Twitter IPO,路演後提高每股定價,顯示需求極殷。市場越來越多『科網泡沫再臨』的討論,昨天看了 Here’s The Evidence That The Tech Sector Is In A Massive Bubble 一文,指出非常有趣的觀察: 第三季的軟件收購合併項目,是第二季的3倍 科技公司的員工薪金高企: Mike Schroepfer - Facebook 副總裁 - 2011年袋$2440萬美元 Chris Fry - Twitter 高級副總裁(2012年加入)- 袋$1000萬美元。薪酬高過董事會主席和公司創辦人 IT 人極度搶手: 應徵者手持5-6份聘書 第一日開工前的15分鐘電郵通知有更好的offer & 不上班啦 科技公司的估值很高,但營業額有限,例如: Fab.com 的銷售模式不成功,辭退440人後,籌得1.65億美元 遊戲公司Supercell 第一季度營業額:1.78億美元 作價30億並籌得15億 投資者Masayaoshi Son (軟庫創辦人)說他擁有:300年的視野 Pinterest 估值-38億美元 新一輪集資2.25億美元 估計每年營業額只是900萬至4500萬元 Snapchat 零營業額 估值 - 36億美元 Yahoo 雅虎 以11億元收購Tumblr…
-
『網上交友記』
把酒閒聊『天馬行空生意經』, 友人展示交友app Skout,老土如我就似大鄉里出城,大開眼界。 Skout 長期高踞App Store 的排行榜,以身處位置(手機定位)讓陌生人認識彼此。每個用戶都會上載照片,當中很多靚女照。難得友人讓我隨意按鍵,一位靚女身處0.18km 的範圍內,profile 顯示樂意與(陌生人) 飲酒聊天,我們差點就約她出來了。(笑) 友人指Dating App 『大行其道』是因為附合人性,男性喜歡撩靚女,女性寂寞需要關心。Dating App 製造了一個簡單渠道,讓宅男宅女不必現身也能識朋友。數據顯示,用戶佔比出乎意料地男女各佔50%。 雖然老土的我不是Skout 的目標用戶,但這是有趣的題目。 上網搜尋 Skout。老實講,若果單看網站,我會下載的 - 形象活潑,讓人交朋結友,感覺像Facebook & Linkedin,沒有dating 的味道。不同的是:Skout 以手機定位方式,讓用戶認識朋友,增加會面機率。這就是dating app 了。 記得兩三年前,我曾見過location based 的新意念 - 向鄰近的人借工具。同是認識陌生人,也有會面元素,但不像Skout 般開宗明義。 我繼續wiki Skout,它在2012年集資了$2,200萬美元,每月處理3億個訊息。用戶每天平均看8-9次,共花約45分鐘和其他人聊天,交換禮物等。至今1年間用戶量升了3倍,有超過1,000萬用戶。 這個量相比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看似太細,可是其增長速度高。 然而,Skout 的故事最引人入勝的,未必是其高增長和location based dating。我最感興趣的,倒是其『起死回生』的能力。每次提及定位應用程式,一般只會想到Foursquare (定位社交網絡龍頭),2009 年至今共募得超過$1.1億美元。2007年成立的Skout 與Foursquare 相似,讓朋友得知對方的位置和活動,可惜用戶增長有限。後來,公司快將用盡早前集資的$460萬美元,而Foursquare 則越做越大… 創辦人發現用戶多以Skout 認識陌生人和搭訕,決定專注年青人市場,成為dating app,並轉化成功。 透過手機結識新朋友應該是未來的趨勢吧~ 我不知道『食色性也』在Skout 成長中所佔的比重,但年青人將所有事情搬上網,需要flirting 的社交app,倒是合情合理。 我老了,覺得Skout 未必適合亞洲文化,未敢下載。怎知道,文章指 Skout 在香港的用戶,是全球最活躍的。怪不得Google Skout…
-
低level的高檔貨…?
『低level的高檔貨』- 你聯想到甚麼? 中秋晚飯,剛升中一的堂姨甥仔對著電話打遊戲 - 神魔之塔。我請他教我玩,他數家珍般說明遊戲規則和玩法。重點是走珠遊戲,但需要向朋友借寵物,又要組隊,還有林林種種的規條。堂姨甥仔還說神魔之塔是抄襲日本的Puzzle & Dragon,但他不想玩英文版,所以玩神魔之塔。 今晚飯聚,席間有兩位日本通,愛看日劇動漫。談及近期最受歡迎的日劇《半澤直樹》(幸好今早《信報》有專欄介紹。沒想到《信報》咁潮,真的意料之外~!)之後,他們聊到遊戲,包括Puzzle & Dragon. 打開Puzzle & Dragon,神魔之塔的畫面分佈真的一模一樣。走珠玩法如出一轍,組隊打怪獸,儲寵物,合成獸等等,玩法極度相似。朋友說Puzzle & Dragon 令創作遊戲的公司迅速走紅。因為沒有中文版,所以很多『山寨版』。神魔之塔算是做得好 -角色和畫功認真… 我對遊戲規則沒耐性,試著玩,自覺Candy Crush 更好。可是,朋友的心得: 走珠不是一次一步,而是可以連著不斷走,更好玩。(又一個只改動細節就滿足用戶需求的例子) 走珠需要很多技巧,Candy Crush 太簡單 Puzzle & Dragon 不像 Candy Crush 般必須過關才能繼續。玩家可按自己的程度選擇,不必被困 玩得多不會厭嗎? 遊戲會不斷推出新版本,又會cross over,例如新世紀機動戰士Eva。想儲『寵物』如初號機,就要回來繼續玩呀~ 每日花多少時間玩? 搭車排隊就玩 同事工作時會走入洗手間繼續 為甚麼那樣心急沉迷? 其它玩家會看到自己是甚麼level 儲多些寵物,或者升呢,有型些(可以炫耀) 然後朋友A 開始說朋友B執到寶,卻不懂得用。據說,玩家要儲或買鑽石,才有機會抽蛋養『寵物』。朋友B 幸運地抽到『低level 高檔貨』- 即是有潛能升呢,但暫時未變身的『寵物』。朋友B 即時更新遊戲版本,讓我見識那個『低level 高檔貨』寵物… 我試玩過走珠遊戲,真的需要技巧,但難以令我沉迷。至於遊戲規則,太複雜。到現在我都未搞清楚是甚麼一回事。今日第二次聽規矩,我想: 神魔之塔與Puzzle & Dragon 『極度相似』,有其道理。一來,中文市場的確有需求(堂姨甥仔根本不會玩英文版)。二來,『山寨版』中,神魔之塔的質素算是高的,不會令玩家反感。至於遊戲玩法,畫面,設定和規則等,原版真的幾複雜。若要選擇參考某部分,或者避開某部份,應該幾困難 - 遊戲的複雜程度,讓人難以分辨玩家最喜愛的元素。既然Puzzle &…
-
三談阿信屋:製造裂口打進超市領域
中秋之後的長週末,天兔來勢洶洶。颱風前夕的炎熱晴朗天,貪心的我想逛公園又想購物、並去阿信屋和超市入貨,為此規劃了『完美路線』,路經港島東.18 新開張的阿信屋。這間新店佔地6000呎,注入微型超市的概念,除了零食,更售賣冷凍食物、紅酒、調味料和生活用品等。 我早前撰文從高達到阿信屋,猜測阿信屋的週末優惠,是為了和超市及百貨公司爭客。沒想到阿信屋第一間微型超市隨即出現,網上搜尋才知道未來的店舖要Apita 化,變身日式微型超市,甚至計劃1年內建立10間超市店。 阿信屋的推廣銷售策略十分成功,真的建立了一批週末常客。新店的裝潢年輕有活力,沒有半點雜貨舖的味道。儘管貨品排列有點混亂,卻帶給客戶新鮮感。店舖經理指每天都有新貨,更主動推介急凍海鮮,讓我留電預訂。 我認為阿信屋的冒起,是極好的business case study。 為甚麼進入超市領域的裂口由零食打開? 同樣以零食起家,為甚麼零食物語、食神傳說做不到阿信屋的規模? 我估: 零食的入行門欖最低(否則坊間不會有大大小小的零食店),利潤率較高,亦容易從世界各地搜羅便宜貨。 零食的市場較大路,小孩,學生,OL和大人都喜歡,沒有『每天只能吃1次』的概念,食用頻率高。 零食是乾貨,保鮮期長,包裝輕便,容易處理,運費也較低廉。 阿信屋不可能以蔬菜水果(容易變壞),米飯油鹽(購買頻率低),或冷凍食物(分店的凍櫃投資高,運送期間的保鮮亦麻煩)打入市場。 至於零食物語和食神傳說,雖然都是連鎖店,但似乎沒有阿信屋的野心。 零食物語: 同樣賣日本進口零食,但走中高端路線 店舖面積小,多設於地鐵或沿線商場,人流勝於一切。 食神傳說: 同樣以『抵食』作招徠,但少賣日本貨 店舖裝潢和形象似是雜貨舖 阿信屋: 不斷推出超值的Signature 貨品 $2 一罐的可口可樂(由於『被逼提價』,得傳媒廣泛報道,收宣傳之效) $26 一樽UCC 即沖咖啡粉(用戶將百佳賣~$70 的照片貼上Facebook 廣傳) 攻入OL 市場 與Bread & Butter 合作,推出cross over 會員卡 部分分店購物滿$50,送即磨咖啡一杯 週末會員折扣優惠 培養客戶逢週末逛阿信屋(而不是商場或超市)的習慣 零食物語和食神傳說都著眼小眾市場,產品並不多元化,來來去去就是那幾款。反觀阿信屋的『良心超值』形象鮮明,為客戶製造消費機會,重視並擴張會員網絡,高速搶奪人流。 我期待看到更多的阿信屋微型超市銷售策略。
-
重新認識以色列 - The Startup Nation 讀後感
我孤陋寡聞,對以色列的印象停留在打仗和聖城。看過The 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才知道以色列出產最多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公司。 曾聽說以色列的軍事科技強勁、猶太人是天生的營商民族。那時,我沒認真找過資料。 The Startup Nation 的可讀性高。全書以故事形式敘述,談及以色列的歷史,文化,軍隊,稅制等,趣味央然,而且有感人至深的情節。此外,又會與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和韓國比較,說明以色列的創業精神和經濟奇蹟, 『移民不怕重新來過。從定義說來,他們是冒險家。移民組成的國家,就是創業家的國家。』 我從書中學了很多新鮮事: 以色列立國後,不斷招攬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移民,讓他們從第一日就成為公民。歷史緣故(亡國),猶太人長期散居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更遭到大屠殺。由於是『難民』,基本上不受各國歡迎,長期『寄人籬下』。 以色列要成為猶太人的土地。過去數十年多次發起行動,不理會是否增加國家的負擔,將各地猶太人(不論貧富,學歷和年齡)以飛機一大批一大批的載到以色列。 俄國的猶太人只佔人口的2%,但佔了俄國醫生的30%,工程師20%。猶太人移民潮為以色列帶來了很多科研人才。 以色列周邊都是『虎視耽耽』的敵國,人民長期生活於『生死壓力中』,訓練出成熟的心理狀態。 以色列強制服軍役,而年青人覺得這是光榮。軍隊有精密的訓練,培養很多高質素的年青人。由於資源有限,他們不單要獨當一面,更需要是『通才』。這些訓練非常適合從事科技創業。 以色列的軍隊文化,不是階層命令制。由於經常有戰爭,高階軍官需要下放權力給前線軍人,讓他們靈活做決定。所以,低階軍人都勇於挑戰現狀,不服從命令,提出創新方法面對環境。這種文化,造就了科技創業人。 新加坡同是小國,但未打過仗,兼且是『家長命令式』文化。所以,即便向以色列取經建立軍隊,並未培養出科技創新的人才。 政府鼓勵科技創業,免稅兼大力扶持。可是,以色列過往沒有金融業 - 基金經理收取performance carry 是違法的。 Intel 在以色列設立研究中心和廠房後,研發了突破性微型晶片。後來,在大規模生產386 晶片給全球的IBM 電腦期間,遇上戰爭。政府宣布停止所有商業運作。可是,猶太裔管理人員擔心停工影響生產進度,更甚是向外資發出『戰爭不利投資』的訊息,所以不理會政府的規定,繼續營運。在自願制度下,即使有兩枚炮彈在頭頂飛過,仍有8成員工繼續工作。他們更在廠房設立了臨時幼稚園(由於學校停課,有些員工需要帶著孩子工作)。 炮彈在頭頂飛過,依舊如期生產;警報響起戴上防毒面具後,仍能處之泰然地和美國開會。 以色列讓海外投資者對他們充滿信心~! 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軍備和武器的走私,第一間以色列航空公司… 我重新認識以色列。基督教會常指聖經教導『順服』,偏偏上帝的選民敢於不服從。而且正正是這種文化,培育了多間成功的科技公司,創造奇蹟。 忽發奇想:猶太人身為上帝的選民,幾千年來遷徙,復興,衰落,亡國,流亡,復國… 見證的未必是 神對人的耐性(憤怒-寬恕-拯救-憤怒-寬恕-拯救…),而是 神賜予人的生命力和盼望的力量。
-
個人化全贏的世代
IT Startup 的潮流,從矽谷捲至世界各地,成為VC 追逐的對象。 Startup 追求極速的成長率,其定義因公司而異。成長率可以指用戶人數、下載次數、服務頻率、營運收入等。綜觀過去成功的startup,大多以用戶量取勝,例如Facebook, LinkedIn, Instagram, Draw Something, AirBnB, 淘寶、點評等。 為甚麼追求個人用戶數量,而不是商戶數目或營運收入? 傳統的行業,真金白銀的交易最為實際,亦是公司健康度的指標。 互聯網和手機對世界最大的衝擊: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接觸每個人變得輕易而舉。 過往因為地域的限制,市場是零碎的,但互聯網和手機令全球的個人用戶聚集到同一個市場。市場規模是以往的數十倍、數百倍、甚至數萬倍。而「以個人為服務對象」的IT startup, 透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作銷售渠道 (姑勿論銷售免費或收費服務),上客程序簡單又迅速。至於以「公司為服務對象」的IT startup,公司客戶的煩瑣架構和商業決定程序,並未因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出現而消失,上客的barriers 較個人用戶市場多。Sign up 公司用戶的難度高且速度慢,但多數能換來即時的金錢回報。 兩相比較,個人用戶的數量增長率,應該遠遠超過商業用戶。 速度快兼barrier 低的tradeoff:個人用戶較不願意付款,而且「忠誠度」低,未必能長期使用服務。 若要提高忠誠度(more engaging) ,需要讓他們持續親身參與 (empower individuals to do something)。這是是釋放個人用戶潛力的IT startup如eBay, YouTube, Facebook、淘寶) 能快速成長的其中一個因素吧。 既然startup 追求growth rate,重點是增長率夠高夠爆。這個增長率可以是營運收入、用戶人數、服務次數、使用頻率… 而任何可能拖慢增長率的障礙,即使影響短期的營運收入,也許都應盡量避開。
-
「加速死亡」是Startup Incubators 的目標之一?
近年世界各地越來越多Startup Incubators. 香港除了政府資助的科學園和數碼港,大學也紛紛開班鼓勵創業,兼舉辦比賽。而私人機構也開辦startup co-work space 或 incubators, 例如Boot HK, Boham Strand, CoCoon, Good Lab, The HIVE, HK Accelerator, YES Network 等等。 以數量計算,中小企向來是大多數,大規模企業屬少數。創業的成功率從來都低,能生存超過5年的少於一半 (約43%)。 為甚麼要鼓勵人從事成功率低的高風險創業? (IT)Startup 和中小企的分別是甚麼? 見過Yahoo、eBay、Hotmail、Google、Facebook、Linkedin、Zynga、Instagram、AirBnB、Whatsapp、淘寶、點評等的IT startup,市場驚覺互聯網大大縮短了 startup 的成長週期,growth rate 和 scale 都能夠極速成長。由中小企變成大規模企業,只不過數年時間。這種增長率是傳統的中小企,尤其是受地域限制的中小企,望塵莫及的 。 Startup Incubators 一般是建立創業的環境,甚至整理一套方法,提升創業的成功率,目標是培育更多高速成長的startup。我難以相信世界有一套成功方程式,而眼見的成功例子也沒多少是由incubators 有系統地培育成功。然而,當中最重要的因素的人:創業人、天使投資者、創投基金、有經驗的創業家等。這些人在香港都是極小數。Startup Incubator 在香港擴張並培育成功,難~! 既然startup 追求高增長率,而「時間」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盡量「縮短時間」應是startup incubators 的目標之一。 與其提高成功率,startup incubators 若能令盡快startup validate ideas、加快SME 整個「生死存亡」的週期 (即越快失敗越好),令創業人的珍貴時間不會白白流失,就真能貢獻整個界別。
-
搬上網即變生意
這年代,將任何實體活動搬上網,都可以是一盤生意。 Storenvy 是美國的網上格仔舖。雖然因創辦團隊分手而被知名的startup incubator – Y Combinator 踢出培育計劃,之後卻籌得500萬美元。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是一本暢銷書,教商務人員如何訂制更好的Business Model,有一套物資供使用。現在,推出雲端的網站、iPad 和手機版,讓公司支付月費租用平台,跨國兼同步brainstorm business model。 我第一次看到這兩間公司,簡直是傻了眼。 Storenvy – 香港有格仔鋪是因為租金貴,是形勢所迫下的產物。 為甚麼網上沒有鋪租貴這回事,卻有「格仔鋪」的生存空間? 為甚麼Storenvy 認為能在Amazone、Ebay、Pinterest、淘寶等購物網站中衝出血路。 我估,「隨意閒逛」是生活習慣。這好比行花市、看格仔鋪、逛中小型的boutique 商場。客人未必有特定想買的東西,也不知道每間小店的主打。一邊閒逛、一邊有意外驚喜。Storenvy 和大站的排列方式完全不同,沒有一開始就分門別類。這就是驚喜所在吧。 賺不賺錢? 未知。但先看看其營運模式。 定位:招覽世界各地的個體小商戶 開店 完全免費 更提供自家工具讓商戶自建獨立網上商店、Facebook Page etc. 同時feature 各家店的商品在storenvy market place 收費模式 商戶若能帶到客人到其獨立頁面購物,即收100%。Storenvy 不會抽佣 客人若是在Storenvy 的marketplace 購物,Storenvy 則會與商戶有profit sharing 這是傳統兼行之有效的business model。Storenvy 不是做格仔鋪,而是自建平台做distributor. 這是很富挑戰性的方向,要做大不容易。 開始階段最重要是多店鋪,所以提供各種免費工具,鼓勵人人以最小的effort 成立自己的格仔箱。 整件事有點似Pinterest,但Storenvy 開宗明義做生意,兼且提供各式各樣的工具予店主。 我期待看到Storenvy 未來的發展。至於另一間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
被「天使」嚇倒
那天, 我遇到一名私募基金投資者,他在創業講座發掘投資目標。原本,我慶幸香港越來越多早期VC,再談下去,我被嚇倒了。(在此先賣個關子) 投資始創實業(startup) 從不是受歡迎的熱門事,要知道初創企業失敗率高,一直只有小眾關心。 香港地向來以快取勝,很多’投資活動’被稱為炒樓, 炒股, 炒金, 炒窩輪, 炒IPO… 不是沒有長線投資者, 而是短期就能安穩賺快錢的途逕很多。私募基金的財鴻勢大,投資內地項目,湊大等上市,然後賺大錢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 投資始創實業何時變得受歡迎了? 閒談間,我嚇了一跳。原來基金的錢未到位,基金或他本人亦沒有任何投資始創實業的往績。雖說聯同歐洲的天使投資人網絡、日本政府等籌集資金投資有潛質的startup,但細談下去,他根本道不出任何相關的投資、看法、經驗等,對startup界別的了解極有限。到最後, 我才發現他只是抽佣的中間人!!! 我驚訝。投資始創實業何時成熟得需要專門的中間人找deal? 怎地資金追逐到始創實業了? 市場沒有更好的投資了嗎? 到底這種現象代表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