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0700

  • 創企戶口被停 科學園乏支援

    創企戶口被停 科學園乏支援

    上週五復活節長週末,香港和美國都休市。3月尾業績公佈期,不少藍籌股價似乎未有跟隨業績預期或好壞升跌,反而無乜方向日升日跌,就如平安保險(2318) ,業績未出偷步炒上,公告後數字明明省鏡卻又被沽下來。現代股市資金導向(全球很多強積金、互惠基金、對沖基金、主權基金等等),尤其是相對穩陣和流通的大價股,胃納大更易受影響。投資者只要持續觀察股價和成交量波動,就會心中有數。 兩星期前提到長實(1113) 現價極抵買,適宜長線投資。港股之外,Facebook (FB) 早前受洩漏用戶私隱新聞影響,股價數日間大挫,現價距離52週高位低水約兩成,是去年7月左近的價位。Facebook 的營運收入增長超過47%, 淨利潤增長約兩成,而市盈率不足26倍,相比Alphabet (GOOG) 市盈率超過32倍和騰訊(0700)市盈率接近44倍,顯得異常抵買,長線投資人應考慮吸納。 現代人智能手機不離手,而大數據、人工智能、VR & AR、Internet of Things 等,令個人和企業越來越依賴科技。運動比拼除了傳統的真人作賽,更出現價值巨大的新產業 - 坐定定打機的電競.  既然未來趨勢是科技,長線投資組合應囊括美國的科技龍頭。過往Facebook, Alphabet, AAPL 和MSFT 的市盈率偏高,相比香港上市的科網股頗「離地」,  但現時形勢逆轉,市盈率全都在35倍以下,便宜過騰訊、金山科技(3888)、金蝶(0268)等,價值投資人可考慮轉移部份投放港股的資金到美股。 很多傲視全球的科網巨企來自美國,並非偶然。近年港府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又扶持初創企業,除了數碼港和科學園,更有不少私人企業營運的孵化器和共享工作空間,科創氣氛濃,可惜其它配套跟不上。   上週參加Token 2049 會議認識了Aurelien,他是GateCoin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GateCoin 是比特幣和以太幣交易所,2013年在香港成立,2014年參加科學園和清華大學的孵化器,2016年則加入渣打銀行和百度贊助的金融科技加速器。一般而言,世界各地孵化器的初創公司和支持機構,都有緊密交流和深度了解,但香港就似不懂營運孵化器般 - GateCoin 的本地銀行戶口無緣無故被凍結,就連其渣打銀行的戶口亦被關閉。筆者理解金融機構有防洗黑錢措施,但港府資助的科學園對GateCoin 的來歷和業務清楚不過,卻未有助其一把。身為加密貨幣交易所但銀行戶口被凍結,無法存款或提款即無法做生意,這狀態為期數月,Aurelien 說公司差點執笠。幸好現時找到一家持牌金融機構能作國際匯款,以繼續營運業務。 港府欲扶持創新科技,除了資金和孵化器,其它環節(尤其是最引以為傲的金融領域)也需要配合。否則像GateCoin 這類諷刺事件會一而再出現,然後科創企業都跑往更開放且有法規配合的新加坡,香港的競爭力就日漸下降。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淺談深港通

    深港通下週通車。港人經歷過滬港通和大時代,這次似乎比較謹慎 - 至少媒體和股評人未有熱熾追捧,兼不認為深港通會帶來大量資金。週一恆指升107點,成交額超過700億 (港股已有好一段日子沒有700億成交額)。要了解市場對深港通反應,不應單靠閱報或聽取專家意見(畢竟沒有股市先知),而是看數字 - 恆指、交投量和個別股價。週一部份科技電子股被炒起,例如金蝶國際(268.HK)和通達集團(698.HK),股價單日升幅分別是8.7% 和 9.3%,而成交量較前5個交易日的平均數多了6.4倍和2.4倍。昨日媒體報導了,而相關股份似乎仍有支持(交投量高兼且股價微升),今日是否仍值得高追,木宰羊。筆者只是嘗試舉例,並以其它視角發掘於深港通前被吸納的對象。 投資者看港股走勢,很多時會參考美國市場而不是內地股市。這很合理 - 美國總統大選日,恆指在點票期間曾大幅下挫800點,顯然受美國影響。特朗普勝出後,道指回勇,傳統行業相對科技股反而更受追捧,香港的科技股亦走勢平平…  未知讀者有否看過深港通的股票名單?筆者嘗試作了一個簡單統計: 從上表可見,於深交所上市的公司,普遍錄得較高估值 - 約四成半的深股通公司的市盈率介乎30倍至80倍,另外更有四分一的深股通公司的市盈率超過80倍。反觀港股通,約70% 公司的市盈率介乎0倍至30倍,佔了絕大多數,而市盈率大於80倍的港股通公司僅有14間,只佔3.5%。 過去幾年在港上市的科技公司很多都錄得高增長率,例如騰訊(700)、科通芯城(400)、擎天軟件(1297) 和金蝶國際(268) 等,而它們的市盈率分別約53倍、39倍、24倍和74倍。憑此可見本地的科技股,相較在深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往往數十倍甚至過百倍的市盈率,絕對不算貴,甚至還可能被指價值被低估。 過去數星期科技股因為特朗普成為下任總統而大幅下挫,但現時卻是率先炒起迎接深港通的板塊,值得投資者注意。至於其它行業,筆者則會注意交投量突然活躍,近月不斷回購自家股份的公司。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平保績優跑贏國壽

    接近3月尾,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已派了成績表。上週最矚目是長和及騰訊的業績發佈。李超人看淡經濟前景,又指香港是黃台之瓜,值得讀者深思。騰訊規模巨大,收入仍保持高增長(+30%),成為年收入超過千億元的企業,而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分別錄得33% 和 22% 增長。高增長企業確實該有較高估值,市盈率長期高企是常態,除了增長率跑贏其它行業,財務穩健兼且規模越大越有壟斷優勢(Winner takes all)。國泰航空的業績亦令人眼前一亮,管理層對冲石油的策略以及節流措施,效果明顯地反映在賬目上。 早前曾為文分析中國平安保險(2318),上週亦公佈了亮麗業績。 保險業務收入:3,860億 (2014:3,264億,+18%) 總營運收入:    6,932億 (2014:5,300億,+31%) 淨利潤:         ~652億(2014:479億,+36%) 利潤中佔比最高是銀行業務(~33%),其次是人壽保險業務(29%)和財產保險業務(19%)。 年收入數千億規模的企業,礙於基數大,要保持雙位數增長並不容易。保費收入作為核心業務錄得18%增長,而總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長率均超過三成,這顯示機構仍處於增長期,未來的業務趨勢線會往上升。沒有比較,也許不懂這些數字的意義。 中國人壽保險(2628)向來是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雖然未公佈2015年度的業績,但早前的盈喜通告表示,2015年淨利潤錄得5% – 10%增長。若回看其2014年的保費收入(3,310億,2013年:3,262億),增長率僅1%。即使計及其它收益,2014年的總收入只增長約 5.5%。以增長速度看,就似業務已飽和。再對比中國平保的保費收入錄得18%增長,以及總收入和淨利潤達31%和36%增長,就知道同是保險行業,未來發展卻高下立見。高增長率之外,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平保的保費收入首次超越中國最大的中國人壽。 看過保費收入規模和增長率,再看淨現金流:去年中人壽和平保分別錄得約782億和1,857億淨現金流,雖然平保今年錄得的淨現金流較去年低(約1,590億),但相比中人壽仍跑贏幾條街。 除此之外,平保的淨投資收益率亦有顯著升幅-由數年前的4.5% 升至5.7%,而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200%。這些數字代表企業有效運用資金,而且財務穩健。平保不單止增長率遠遠跑贏同業龍頭,就連業務規模亦超越,而且內部的資源運用以及現金流的控制等,都顯示企業穩健具潛力。現價約$37.5,市盈率僅10.5x,值得投資者考慮是否買入並長期持有(所謂長期是以年計算,但也需要定期review 並設定風險管理機制)。 補白:早前和本報《全民大數據》作者 -算者閒聊,其看待、處理和應用大數據的方式令筆者深受啟發,且獲得人生智慧 - 累積的效果。算者熟悉紫微斗數 ,但應用大數據後,越發認為術數只代表人生的小部分數據,未能反映整幅圖畫,很難作出準確預測。除了受年代和統計量所限,最主要的原因是:財富、朋友(人脈)、知識&經驗都是累積而來。星盤中的「星」只反映當刻,無法顯示上一個運帶來的影響,亦沒有任何星代表人生中累積的成果。筆者是基督徒,不相信術數,卻認為這種演繹極具人生智慧,值得深思緊記。凡事並非一時三刻看到效果,但時間久了就會看到分別。 《網上加料版》 除了中國平安保險,筆者早前也為文分析粵海置地(124),因為收購了廣州的如英居地產項目,預計2015年業績大好。上週公佈截至2015年12月31日: 收入:    8.57億 (2014年:342萬,+24971%) 淨利潤:1.72億 (2014年:8177萬, +111%) 持有現金36.8億,沒有任何銀行貸款,另有以竣工待售物業價值12.9億。 雖然集團的股票交投量偏低,市值小(僅約35億元),但市值100% 有現金支持,而且很快會將竣工待售物業出售套現。筆者認為現時的股價被低估了。 投資向來都是向前看,集團位於深圳的布心項目,其城市更新單元規劃方案於去年11月獲得審批,開發建設用地面積約67,903平方米,容積率6.4倍,建築面積約436,100平方米。而補地價的細節和金額,仍在和政府有關部門磋商中。雖然未知確實時間,但值得投資者留意。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科網企業 3大要素:門欖、增長、現金流

    希臘復市後大跌,匯控業績勝預期,週二早市恆指窄幅上落幾十點,繼續悶市。這時候除了選股分析和耐心等待,亦是作市場研究、了解未來趨勢和檢視過往投資策略的好時機,以便從經驗中學習。 《網上加料版》 週二林行止專欄談及新世代未曾經歷熊市,以手機買賣股票加快市場升跌循環。早前A 股升得快跌得急,正是因為孖展和場外融資過度 - 以為股市升就借貸入場,價格開始跌便「人踩人式」斬倉。此外,新聞報道外資基金Citadel 在中國的程式化交易帳戶被凍結,中證監正調查其放空交易。 價值投資者傾向保守,未必涉獵借貸或沽空交易。只是,當急升急跌成為市場新常態,就值得思考離場策略。價值投資一般都會對公司作出估值,若股價短時間升至接近甚至超越估值,投資者可考慮暫時離場,待未來股價回落再重新入場。這並不關乎公司的基礎因素,而是市場短期波動又快又大,投資既然接近估值,穩袋利潤離場亦屬持盈保泰的策略。筆者強調並非鼓勵頻繁交易,因為交易費用成本高,而且交易越頻密出錯的機率越高,加上準確拿捏買賣時機是極具挑戰性的事。這番建議的理據是:若潛在回報有限(股價接近估值,短期上升幅度有限),而回落風險較大,投資者需要重新檢視該筆投資的風險,考慮是買入、持有或離場。 *** 上週在會展舉行的RISE Conference,邀來世界各地投資者和科網公司作分享,亦有亞洲各國的初創企業展示理念和產品。筆者在會場逛一圈,彷彿可以想像未來的世界 - 科技在生活層面無孔不入。當日科網企業投資人的分享,令筆者感到此界別的興盛,但要選中高增長初創公司則極其困難。科網創業的入行門欖越來越低(只需一台電腦和互聯網),同一個題目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嘗試,競爭異常激烈。未來與其著眼於面對消費者的企業(例如需要燒錢搶市佔率及未有盈利模式的Uber),不如發掘入行門欖高,兼需要專業知識的科技行業,例如醫療科技(MedTech)。場內一間本地公司,過去4年搜集和研究DNA 數據,年底將推出商業化服務:以口水測試DNA 並於48小時內在網上看到結果,協助選擇合適的藥物,又或建議最有效的減肥餐單和運動類型。 另一間吸引筆者眼球,具高增長潛力的公司,是在紐西蘭上市的雲端會計系統 Xero (NZE: XRO)。筆者認為入行門欖高,因為企業對會計軟件的忠誠度較高,不會輕易經常轉換工具。Xero 成立約10年,當初用了4年時間才達到5萬名客戶的里程碑,現在只需要10星期就有5萬個新客戶遍佈全球。Xero 幫助中小企改善應收款數期 - 由41日縮短至26日。最近更夥拍大型支付企業,令雲端會計工作更方便。以其增長趨勢觀之,似乎已走過播種期,正處於高增長階段。即使去年未錄得盈利,但營運收入增長超過80%。現在未必是最佳投資時機,卻絕對值得加入觀察名單。 新經濟入不敷支的營運模式,不容易令投資者信服,所以筆者一般只考慮有正現金流的公司,當中龍頭非騰訊、百度、Google 和 Facebook莫屬。Amazon 以往一直錄得虧損,最近才終於轉虧為盈,有興趣的投資者可繼續觀察Amazon 可否保持盈利。生意之外,正現金流對個人財務亦同樣重要。早前在書展買了一本以聖經原則教理財的書,內裡談及借貸 - 聖經沒有明言可否借貸,所以需根據其它原則定斷:若為了供應給家人就可借貸,同時要考慮個人能力可否負擔。縱然筆者傾向穩健保守,看後卻有點嗤之以鼻 - 現代社會創造經濟價值,哪有不借貸之理?即便不談企業,個人自用或投資物業,也會借貸獲取槓桿效應。這大概附合「為家人」(自住) 和「有能力負擔」(以租金供樓) 兩個條件…   昨日看到貸款公司欺騙老人借貸2萬卻要求還款超過200萬,又有勸說將公屋抵押後強行收樓的新聞,加上近日聽見畢業數年的年青人,為信用卡數和大學貸款等以債冚債,一直未能錄得正現金流,才發現很多人小看了借貸對財政健康的影響。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業績Review:科通芯城、騰訊、香港小輪、首都創投

    這星期新聞多。我曾為文分析的股票,包括騰訊(700.HK),科通芯城(400.HK)和香港小輪(14.HK)都公佈業績,另外首都創投 (2324.HK)公告合股再供股,集資超過3億。 (1)科通芯城(400) 我於1月30日為文分析科通芯城,當日收市價$4.31,其後股價曾回落至$4 左近,並於3月17日公佈業績前最高曾升至$4.73。另外,上週亦自願公告被納入恒生指數系列成份股。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以下為人民幣) 營運收入:68.5億 (2013:24.2億,+183%) 經營利潤:  2.7億 (2013:  1.2億,+119%) 淨利潤:      2.2億 (2013:0.95億,+133%) 經營利潤率:3.9%(2013:5.1%,-1.2%) 淨利潤率:    3.2%(2013:3.9%,-0.7%) 過往的文章已提及業務的利潤率低,因為貿易平台以佣金為主要收入。亮點是業務增長驚人 - 營運收入和利潤的增長超過100%。未來發展除了著眼營運收入的增長,管理層指公司會開拓供應鏈融資、保險和雲端計算服務。這些方向很合理,而且有潛質,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現金流狀況。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現金和等價物約20億元,而短期銀行貸款14億,沒有長期負債。而第4季的經營淨現金流入僅390萬元。現金流狀況,以及負債比率都不屬於最理想。 (2)騰訊(700) 我向來較少分析熱門大價股,因為市場很多這些研究報告。但2月初我曾為文指騰訊的未必能維持增長動力,而近日有人問及甚麼業績才足以維持數十倍的市盈率,那我也湊熱鬧加把口。 騰訊2014年的業績亮麗,收入,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分別上升31%,47%和59%。然而,市盈率高應該著眼增長動力。二月初我曾在文章列出每個季度的營運收入和經營利潤如下,現加上最新的2014年第四季。 營運收入: 2013Q1: 135.4億 (+11.5%) 2013Q2: 143.8億 (  +6.2%) 2013Q3: 155.3億 (  +8.0%) 2013Q4: 169.7億 (  +9.2%) 2014Q1: 184.0億 (  +8.4%) 2014Q2: 197.4億 (  +7.3%) 2014Q3: 198.0億 (  +0.3%) 2014Q4: 209.8億 (  +5.9%) 經營盈利:…

  • 從健指看恆指

    近兩星期股市無方向,少買賣的日子,我運用過去4年的財務數據,計算恆生指數成分股歷年的健康指數。 我向來側重現況和未來,分析和投資決定建基於最新的健康指數和半年業績勢頭。近日的數據回溯,給予我新體會。 恆生指數由50間公司組成,當中有10間銀行,10間地產商和2間保險公司,佔了恆指近半席位。而恒生指數成份股市值大,流通量高,而且有往績支持。它們經歷過高增長期,曾為股東創造財富,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匯豐銀行。可是,公司達到某個規模後,要維持財務的高度健康,非常不容易。 當初,我為全港上市公司計算健康指數後,發現某些行業不附合健康指數的投資風格,例如銀行股,地產股和珠寶股等。所以,我逐漸減持銀行股,包括匯豐銀行。香港人對匯豐有獨特的感情,2008年金融海嘯後,即使$33 供股,仍舊支持。而滙豐在亞洲的業務,亦以香港領先。可是,匯豐的高增長期已成為歷史,改變了就是改變了,我學習不將過去的經驗和現今的期望混為一談。 恆生指數成分股中,連續4年健康指數超過80分的,只有騰訊(700)一家;而有顯著改善的,則有華潤置地(1109)和金沙中國(1928);穩定兼維持不俗水平的,則有中國旺旺(151);而健康指數在70+和80+之間波動的,則有崑崙能源(135)和港交所(388)。其餘的恆生指數成份股,也許礙於業務性質、規模太大,或是受經濟大勢影響,健康指數較波動。 為了解健康指數的指標性,我比較過去4年恒生指數和上述股份的回報。2010年4月9日至今的回報率: 恆生指數:+5.7% 金沙中國:+421.9% 騰訊控股:+235.4% 中國旺旺:+112.28% 崑崙能源:+22.2% 港交所   :+4.9% 華潤置地:-3.95% (圖表來源:Google) 除了港交所和華潤置地,全部跑贏恒指。為甚麼華潤置地的健康指數有顯著進步,回報率卻跑輸恒指? 其實,華潤置地的回報率於2013年4月曾高見45%,可是去年7月,集團董事長宋林被實名舉報貪腐,影響整個華潤集團的股價向下走。儘管我認為華潤置地現價抵買,但礙於不明朗因素,暫不考慮投資。 若要從恆生指數成份股中選股,我會選騰訊和金沙中國。它們的健康指數於各財政年度                騰訊                          金沙中國 2010年: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