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Tesla
-
由製造珠寶轉型生產高端「日本Tesla」
國慶加上中秋,上星期只有3個交易日,碰上內地黃金週長假期,本以為股市冷清清,怎知道恆指兩日間飆升超過800點。本週初內地復市,恆指反而不上不落。筆者假期前已撤離短線投資,後來股價企穩才再以小資本入場。中秋升市雖未有大斬獲,但也不至於「被置身事外」。短線撤離的好處是不必面對波動風險,可安心放假。壞處則是有機會錯過潛在升幅,而且未來要逐步建倉。人生不能捕捉所有機會是常態,短線錯過便由長線補鑊。 日前如常看通告,最吸睛的是奧立仕控股(860) 的人事變動。集團請來具25年私募投資經驗、前CVC Asia Pacific Ltd 合顆人何志傑先生擔任首席執行官。此前,何生曾擔任千百度(1028) 、新鴻基(86) 和鴻興印刷(450) 的非執行董事。 奧立仕找來資深私募投資人當CEO,令人聯想未來可能會有一連串搞作。翻查過往公告,9月尾才完成收購日本電動車公司GLM Co.,作價約5.5億港元。當中3.46億元的代價,以發行新股形式支付 (每股作價$0.80)。現股價約$1.68,持股價值已升了一倍! 股價早於6月尾開始飆升,筆者卻是後知後覺。上網搜尋相關新聞,Ocean Dynasty Investments,誠哥的維港投資負責人周凱旋和TCL 都有入股,而集團融資所得用於收購GLM Co。其實誠哥並非第一次投資電動車,以往曾入股五龍電動車,後來套現大部份股票離場。 提起電動車,估計讀者最先聯想到定位大眾化的Tesla。GLM Co. 被喻為「日本的Tesla」,卻以高端市場為目標。今年4月有報道指GLM 欲銷售1000部 G4 型號電動車,每部索價4000萬日圓(~277萬港元)。該電動車由零加速至每小時100公里,只需要3.7秒,快過Tesla。 奧立仕現時市值超過92億,本業是珠寶銷售,截至去年9月底的財政年度錄得虧損,而截至今年3月底的半年盈利約3300萬,估計市盈率278倍。持有現金約1.6億,借款約4000萬。若以價值投資角度看,除了業務非高增長行業,持有資產淨值低,股價相對太貴,根本沒興趣。但加入了電動車業務(非概念階段,估計GLM 於2019年可較大規模生產),令人憧憬創新科技將為集團注入動力,令業務有高增長。 筆者認為此股現價蠻貴的,暫時會將其放入觀察名單。未來若有相關新聞,再衡量價值和業務潛力。 上週本欄談及《如何讓愛情天長地久》,友人千叮萬囑筆者在此補白:根據研究顯示,感情深厚的夫婦,最美好的愛情於50至60歲時出現。這數據可讓友人和夫人耍花槍時安撫對方 - 眼前小吵架無傷大雅,約20年後才是雋永愛情臨到之時。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何種 AI 才值錢?
本欄曾多次提到若坊間媒體一致看好後市,就是該小心翼翼的時候,因為「時差」問題,往往大眾都知道便是尾聲。昨日畢老林兄的《投資者日記》提到GMO 創辦人 Jeremy Grantham 說現時的牛市缺乏確認泡沫的「行為指標」,即「美股牛還牛,但搭的士不會聽見司機大佬起勢咁吹,講股講到連路都行錯;去飛髮舖搞吓個頭,洗髮員隨時忍唔住口告訴你炒股賺咗幾多…」 筆者認同文中所指的「股民未夠亢奮,要爆大概未是時候」。除了暫時未見「行為指標」,若抽查部份股票的持股狀況,主要持貨者似乎都是機構或專業投資者,由散戶持有的流通街貨相對少。以此觀之,「泡沫」程度有限,應該未到爆的時候。現時炒股不炒市,而且不少藍籌股領漲,當中筆者除了關注月初提及的長實地產(1113),另一間值得長期持有的是平安保險(2318)。至於小型股份,除了中國奧園(3883),天鴿互動(1980) 亦值得注意。去年的財務狀況大幅改善,營運收入升23%,經調整純利增長26%。持有現金超過10億,沒有銀行貸款,營運現金淨流入較去年增長超過一倍。而今年第一季收益較去年上升61%,純利更增長178%。雖然相比去年第四季,純利只是輕微增長3%,但公司財務穩健。倒是每日成交不算活躍,投資者若考慮投資,亦需注意。 早前本欄曾提及匯豐銀行和矽谷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合作,發掘洗錢(money laundering) 的可疑活動。早前在RISE Conference,筆者和Ayasdi 創辦人Gurjeet Singh 進行訪談,希望了解公司的技術和過人之處。 近來一股AI 熱潮,Gurjeet 認為現時被形容為AI 的科企門欖太低。他認為一套AI 系統需具備五種特質: discover (發掘), predict(預測), justify(證明), act(行動), learn(學習), 並完整運行整個循環,才稱得上是人工智能。據知Ayasdi 的大數據分析運用Topological Data Analysis(TDA)。筆者並非技術人,對此一字詞和技術不甚了了,但經常在坊間聽到的類神經網絡,是TDA 的其中一種。Gurjeet 早於十多年前在史丹福公開研究結果,所以TDA技術並沒有神秘之處。同時處理和計算大量數據,是十分具挑戰性的事。而公司真正的優勢,是花了超過六年時間,建立一個能處理大量數據的基建,並有效配置數據再進行分析。 Gurjeet 雖曾是學者,卻強調技術並非最值錢,真正重要的是實質應用 - 運用技術解決商業問題。除了與金融和醫療機構合作,Ayasdi 也協助一間日本電訊商追尋駭客,並於三個月內找出13名網絡罪犯。 越來越多企業希望運用AI 提升效率,若要實質應用新科技,行之經年的日常工作流程,和「深思熟慮才決定」的文化,都需要作出調整。正如Amazon 創辦人Jeff Bezos 曾說過具備規模的企業都傾向緩慢地 作出高質決定,但Amazon 傾向作高速決定(high-velocity decisions) ,因為這年代行得慢啲代價太昂貴。Gurjeet 亦認為企業與其擔心難以適應新流程、壞數據影響分析結果等問題,或許可以從小規模開始嘗試。企業若能早點了解AI 可解決的商業問題,累積越多數據和學習,效果應該越佳。 補白:畢兄早前回應本欄提及AK 低買高賣更高沽Tesla 並非價值投資法,尤其Tesla 當年未賺錢。其實,AK 對Tesla 的「估值」主要來自觀察Elon Musk 解決危機的能力,而且企業身為創新高科技,加上曾有一季獲得大量訂單,令現金流大幅提升,所以 AK 給予溢價。至於買賣時機,AK 則應用技術指標。筆者認同畢兄所言「只能證明此君(AK)觸覺異常敏銳,Tesla升跌盡在掌握之中,常人要學亦學不來。」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
大學生交易紀錄換聘書
上週有事到台灣,週末順道和朋友聚舊和旅遊。本欄曾提及筆者兩年前在誠品書店認識兼熱衷交易的女大學生,剛畢業了兼且在當地壽險公司找到Fixed Income 部門的職位。聽她說及「一波三折」的畢業經歷,最深刻的體會是:實戰經驗很重要。 女大學生並非就讀台灣三大名校,而是某間私立大學。大一至大三忙於學交易寫程式,又要參加社團,基本上沒唸書,每年都有一科不合格要重讀。她一次過在大四下學期唸四科必修科,若任何一科不合格就要延遲一年畢業。最後一年的大學生活,她專注唸書和找工作,未畢業就獲得聘書,最特別是整個過程都不曾交出成績單!她打趣說要是看成績就完蛋了。除了履歷,她附上自身作品 - 交易程式和記錄。因為具備A股、台指和期貨交易的實戰經驗,面試對談成為展示能力不輸學術尖子的機會。獲得聘書而未畢業期間,她已經兼職上班,發掘和分析具潛力的各地公司債。 這位女大學生確實予人深刻印象,尤其當年在誠品選書,她推介投資交易書,筆者介紹通識類書藉,她翻看內頁後說:「看來有趣有意義,但我要專注學習交易,其它類別書籍只好暫放一旁。」求學時期選定一個課餘範疇,並專注努力發展,大概不是很多年青人做得到的吧!儘管學術成績並非第一流,但筆者確實欣賞這年輕人。 台灣之行與大學同學聚舊,AC是經濟學博士,AK是進取美股交易人。天南地北聊到去年內地人為了「走資」出盡法寶,狂刷信用卡買香港的分紅保單,AK 認為這類十年期以上,平均每年回報達 5-6%的長線投資,適合當孩子的教育基金。AC 卻指研究顯示過去數十年股票的長線buy and hold 回報平均每年7-8%,勝過分紅保單,不如自行買股票或ETF放保險箱。而且現時全球經濟面對下行的風險相對高,因為金融海嘯後,貨幣政策由獨沽一味調控央行利率,加入量化寬鬆。當年美國政府為救市吸納很多垃圾債券,資產負債表增長十倍,但GDP增長率低,經濟至今未見大起色。未來若出現週期性的經濟下滑,將大大打擊經濟,所以分紅保單的未來幾十年回報,不會像過往般平均每年有5-6%,很可能只有3-4%。筆者認為AC 提及的全球性經濟風險,值得投資者部署長線投資時考量。 聊到近期市況,AK 數週前short sell Tesla 大賺一筆 (由此可見其進取個性)。這類賭博和運氣成份高的操作,不適合價值投資人,但AK 對Tesla 的估值其實屬於基礎分析,並早於Tesla $60 左右時觀察並買入,直至約$200 離場。其後股價越升越有,AK認為估值過高忍手不買。直至早前股價格超過$380,未能再創新高才開始沽空。向來價值投資者都只是buy and hold,離場後股價若飆升,或會揼心口和忍手不買,但見到估值過高卻未必會反手沽空。筆者欣賞的並非風險高的naked short,而是理智認清估值繼而行動的心理質素。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聽貝南奇後試看中美經濟
近日恆指很波動,上週末大幅下挫,週一卻大升。有說全球嚴寒天氣,令油價回升,亦救了本地零售業。轉勢嗎?昨日開市不久跌超過400點。如果投資者短炒博反彈,真的需要高超技術準確拿捏時機。而timing 往往是最難預計的。上週的亞洲金融論壇,前聯儲局主席貝南奇提到遇著金融危機,重點是具備有能力抵禦的系統,而首要條件是:Capital! Capital! Capital! 具備資金實力總有助度過低谷。筆者並非勸喻投資者不入市,恆指現價市盈率真的低,應該考慮逐步入市。而美國亦有不少基本因素好的公司,市盈率同樣是抵買的單位數。由於美金強,加上金融海嘯後行了幾年QE,經濟逐步回穩,是值得留意的投資市場。 內地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加上人民幣貶值令資金外流。港元雖與美金掛勾,但地理位置靠近中國,加上不少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經濟循環和股市走勢都受中國影響。近來美元強勢兼加息,港元未有跟隨,也令資金流出香港。筆者理解資金流出中國和香港經濟體的因由,不明白的是全球跌市。以往全球性跌市都有明顯的泡沫或危機,例如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的科網泡沫,2001年的恐怖襲擊,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次按問題… 今次的危機或泡沫是甚麼?中國並非全自由開放的經濟體,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貨幣貶值和經濟放緩理應對美國和歐洲影響有限。而石油價格下跌,除了打擊產油業和上下游業務,也會影響成本較高的新能源供應商,但一般而言有利整體經濟發展。 筆者找來美國Real GDP,CPI 和油價的歷史數據,附圖中可見美國自1950年至1980年期間,GDP 大部份時間保持增長,而CPI 亦顯示持續通脹。直至1980年通脹突然迅速急升,而GDP 顯示倒退。1985年開始有油價數據(綠色線),緊隨油價升的除了通脹,是 GDP 增長率下降。而油價下跌時,GDP 隨後會錄得顯著增長。現時油價和通脹齊降,估計美國今明兩年GDP 可以保持不俗的增長。 不少媒體說中國輸出跌市,筆者認為一個半封閉的經濟體,不容易短時間影響全球股市。過去幾年產油國因為油價升而獲得巨利,並投資於西方國家的股市匯市基金等。美股自金融海嘯後一直造好,而油價從去年拾級而下,估計產油國套現投資獲利是合理做法。 貝南奇在論壇提及每個國家的經濟好壞,長遠要看供應面(例如有否創新產品),減息和量寬以及基建都是短暫的藥方。這看法正是內地所指的「供給側改革」。上星期高天佑的《一支原子筆令人心傷》提及內地的產能盡是門欖較低的產品,對於精細度要求高的產品,例如原子筆頭的走珠,至今都是靠進口,道出中國要保持經濟增長的問題所在。相較美國的科技日新月異 (就如昨天出席創科署的活動的Paypal,Tesla 和Space X 創辦人Elon Musk),量寬換來的喘息空間,讓美國未來經濟保持健康增長。 《網上加料版》 早前四環醫藥(460) 發通告,表示羅兵咸永道會計師樓辭任核數師。理由是2014年的賬目,因為核數範圍受限,未能出具意見。而2015年的賬目有持續性,評估之後決定不接受委聘。而四環醫藥最新委聘國富浩華作核數師。核數師對2014年賬目不出具意見。一般而言,核數報告內會有一段意見(opinion),最常見的是以“true & fair”形容,即賬目是真實公正的。次一級可能是“true & fair except…” 即只是某一部分要注意,或者某部份的核數工作受限制。現在核數師不給予意見,兼且辭任,令人懷疑集團的賬目不夠清晰有問題,而最新委聘的又非四大會計師樓。 四環醫藥於停牌前,股價曾持續上升,後來更一送一紅股,及後股價稍為回落。如果有風險管理準則的投資人,估計賺幅不少並早已安全離場。若果看到售賣的心臟藥市場具潛力,過去幾年的賬目健康,核數師又是名牌,加上有投行Morgan Stanley 支持並合作成立JV,一心合上眼長期持有便中伏。集團是毫無先兆突然停牌,現在連核數師都辭任,可見過往在再好的track record 都可以瞬間轉變。 由此可見風險管理對價值投資者都有其重要性。研究市場和年報選股之外,值得花時間定下風險管理準則。 另外,上週分析的粵海置地 (124) 發盈喜,估計2015年的盈利錄得顯著增長,主要由收購勝旺獲得。雖然該股市值小交投不活躍,但恆指大上大落的幾日間,股價保持平穩,值得留意並考慮持有。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