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0400

  • 淺談深港通

    深港通下週通車。港人經歷過滬港通和大時代,這次似乎比較謹慎 - 至少媒體和股評人未有熱熾追捧,兼不認為深港通會帶來大量資金。週一恆指升107點,成交額超過700億 (港股已有好一段日子沒有700億成交額)。要了解市場對深港通反應,不應單靠閱報或聽取專家意見(畢竟沒有股市先知),而是看數字 - 恆指、交投量和個別股價。週一部份科技電子股被炒起,例如金蝶國際(268.HK)和通達集團(698.HK),股價單日升幅分別是8.7% 和 9.3%,而成交量較前5個交易日的平均數多了6.4倍和2.4倍。昨日媒體報導了,而相關股份似乎仍有支持(交投量高兼且股價微升),今日是否仍值得高追,木宰羊。筆者只是嘗試舉例,並以其它視角發掘於深港通前被吸納的對象。 投資者看港股走勢,很多時會參考美國市場而不是內地股市。這很合理 - 美國總統大選日,恆指在點票期間曾大幅下挫800點,顯然受美國影響。特朗普勝出後,道指回勇,傳統行業相對科技股反而更受追捧,香港的科技股亦走勢平平…  未知讀者有否看過深港通的股票名單?筆者嘗試作了一個簡單統計: 從上表可見,於深交所上市的公司,普遍錄得較高估值 - 約四成半的深股通公司的市盈率介乎30倍至80倍,另外更有四分一的深股通公司的市盈率超過80倍。反觀港股通,約70% 公司的市盈率介乎0倍至30倍,佔了絕大多數,而市盈率大於80倍的港股通公司僅有14間,只佔3.5%。 過去幾年在港上市的科技公司很多都錄得高增長率,例如騰訊(700)、科通芯城(400)、擎天軟件(1297) 和金蝶國際(268) 等,而它們的市盈率分別約53倍、39倍、24倍和74倍。憑此可見本地的科技股,相較在深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往往數十倍甚至過百倍的市盈率,絕對不算貴,甚至還可能被指價值被低估。 過去數星期科技股因為特朗普成為下任總統而大幅下挫,但現時卻是率先炒起迎接深港通的板塊,值得投資者注意。至於其它行業,筆者則會注意交投量突然活躍,近月不斷回購自家股份的公司。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預測法和機械操盤法

    本週是國慶黃金週長假期,內地資金暫停流入港股市場,除非德銀或深陷危機傳聞屬實,否則港股大概是上落市格局。筆者趁假期短遊台灣,一半為工作,一半為老友聚舊。旅途的其中一個得著,是讀了王力群的《機械操盤法》。尤記得去年在敦化南路的誠品書店遇上大學生力薦多本投資好書,其後在Facebook 保持聯繫。今次再遊台灣,晚飯聊天後大學生又帶筆者到書店選書,並介紹了王力群 - 有往績支持的台灣成功交易人。網上搜尋,王力群唸土木工程,於母親過世後,有感要追求夢想,辭職當純文學作家。可是「寫了幾部文學作品都不賣座,在同學眼中看起來就是個『窮作家』」,後來轉作全職投資人並自修技術分析,由「五十萬起家,至賺到數千萬元身家」。 王力群的經歷確是引人入勝,但吸引筆者的並非其戲劇人生。《機械操盤法》言之有物,而且很有條理地說明預測法和機械法的分別和優缺點,各式離場策略等,值得細讀。其中一段「…預測法的缺點是很難學!…請注意:我說的難學,是『判斷它會漲到3萬點』 的這個判斷方法很難學,而不是說『已經知道會漲到3萬點,所以我使人滾雪球操作法買進』這個投資法難學…  預測法的境界很高,不適合一般群眾。而且,預測法的基礎,是建立在機械法之上…」,他對於「預測法」的描述,值得價值投資人看後深思。 假期不偷懶,繼續每天看上市公司通告,印象最深刻的是:百奧家庭互動(2100.HK) 的CEO,CFO 兼公司秘書辭職!最高管理層同時離職,應該是一大警號吧!過往筆者曾細看此公司,它是中國最大的兒童(6-14歲)網頁遊戲開發商。2012 至 2014年的營運收入都錄得顯著增長,但未能錄得盈利 (很多科技公司在發展階段都有類似情況),2015年營運收入下降約兩成,但全年扭虧為盈,持有現金超過人民幣16億,短期負債僅22萬,而當年的營運現金淨流入大幅下降73%。 過往研究內地科技股,未有投資在百奧,而是選了本欄曾提及的金山軟件(3888.HK) 和科通芯城(0400.HK),並先後離場。百奧的財務數據顯示業務發展不穩定,而且上市歷史短(2014年4月上市),並不似是最具實力增長的公司,但筆者對其針對中國兒童學習的電子遊戲和網上娛樂業務印象深刻,因為聽來似是極待開發並具潛力行業。 讀者若找來公司的歷史股價圖,會發現上市後股價一直往下走。2015年曾有一段大升幅 - 由年初每股$0.63 先至最高的$1.31,即股價翻倍。隨後卻是大幅下滑,現時每股$0.39,市值僅11.3億港元。提及公司的財務、業務和股價圖,因為這公司的走勢,似乎明確顯示沒有風險管理和離場策略的「價值投資型buy and hold」的缺點。雖然要求高的價值投資人,應該都不曾押注(畢竟上市歷史短,營運收入增長率和營運現金流不穩定),但其資產值和身處行業,也許會給部份投資人帶來「具投資價值機會」的錯覺。股價確實是低,但問題在於半年業績公告、CEO 和CFO辭職的新聞,都在價格大幅下挫後再相繼出籠。如果2015年未獲利離場,又或見到股價大挫後入場,等到發現公司的基本因素明顯轉變 - 業務不及預期,CEO 和CFO 「跳船」後才計劃離場,確實是太遲了。 所謂預測法的基礎建立在機械法之上,其中一個要旨:是有明確的入場和離場法則。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