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書評

  • Larry Hite 的超速贏利讀後感

    Larry Hite 的超速贏利讀後感

    早前路過書攤,買了 Larry Hite 的《超速贏利:金融怪傑,賴瑞。海特的順勢交易原則》 (The Rule:  How I Beat the Odds in the Markets and In Life, and Now You Can Too) ,非常值得一讀。Larry Hite 是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亦是趨勢和量化交易佼佼者,於80年代已經運用電腦,建立自家的量化分析系統,做回測並依數據作投資決定。 Larry 是猶太人,自小半盲,只靠單眼視力,加上有讀寫障礙,極為勉強升讀大學,滿足父母期望。當年讀寫障礙未被廣泛認知,所以從小就被瞧不起,被公認蠢鈍。天生缺陷,且常被欺負,練就他的心算能力和想像力。高中時,老師想踢他出校,母親求情並帶他去做評估,發現他具備優越的抽象數學理解力。而且只要是口述選擇題,就能獲得好成績!另一種「因禍得福」,是從小就常常經歷失敗,往往懂得快速「逃離」,並尋找另一種生存方式。Larry 認為這技能在投資市場非常有用 - 只要趨勢和預期相反,他會毫不猶疑地離場,然後緊跟趨勢。這種快速承認錯誤的能力,助他有效控制虧損,兼讓利潤增長。 「計算是思考之門」 Larry 認為投資人必需懂得計數。所謂「計數」,是指估算機率和賠率。 到底投資是否賭博呢?原來藍籌股(Blue Chips Stocks) 一詞的起源,是蒙地卡羅的賭場。當時最貴的籌碼是藍色的,亦是賭場裡最貴重和最安全的商品,後來被用以形容又大又安全的上市公司。 其實,賭博遊戲都與機率有關。若果想贏得賽局,就要計算機率,並且懂得何時和如何下注。例如廿一點,Larry 認為只應在勝算高的時候繼續開牌,否則就應盡早蓋牌,待下一局繼續。若果手上持有17點,桌面已有兩張4,之後抽到4的機率太小,未必值得。當然,賭局很多時不只一副牌,而計算機率和賠率牽涉複雜的數學方程式,但重點很明確 - 投資人要懂得估算機率和賠率,就似置身賭場,要知道如何分辨好注和壞注,否則無法做到「虧損小,贏利大」。 投資人遇上多宗虧損交易,只要銀碼夠小,都無問題。不過,這只是保本和累積盈利,真正賺得大贏利,需要懂得下大注和運用槓桿。道理清晰易懂,而且早就聽說過了。如何實踐呢?啟發是細緻地列表 - 列出所有日常思考的篩選條件和評析準則,並設法以數字呈現,就能簡便地估算機率和賠率了吧~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週末書介:《窮人一出世就係輸家? 從唐樓劏房走到投資銀行》

    我一口氣看完。心想:那些希望幫助基層子女脫貧的善長仁翁和慈善機構,應大量買入此書送贈給基層子女。這也許是最簡單直接,並能帶來即時改變和長遠效果的方法。 這本書好好睇。即使我幸運地在小康家庭成長,對書中不少內容也感同身受,尤其作者提到視野和思維的重要性。 「很多時候,眼界被局限才是貧窮『遺傳』的原因…  在窮人家庭長大,基層子女耳濡目染,很容易會『遺傳』父母的價值觀和思維。我記得中學臨畢業前,跟一個坐在旁邊的中產同學談起,畢業後想做什麼工作,他說他的目標是要進入投資銀行,賺大錢。而我那個時候,根本連投資銀行是甚麼都不知道。」 中六之前,我不認識外國名校,只知道本地大學。回頭看,如果我早知道世界有這些一流學府等著我報名,中學時會努力些讀書。又或我早知道李寶椿書院,也會申請入讀預科。中學高峯期我曾同時參加7項課外活動。會考期間,溫書之外還會去卡拉OK和逛街。父母從不期望我考第一,只要成績優異就好。升學計劃是在香港完成學士,再到外國唸1年碩士,以慳錢慳力的方式獲得亮麗學歷。所以,中學時代我並不注重英文-中六之前沒完整看過一本英文書。閱讀報告都是看頭幾頁,中間翻幾頁,再直接跳到最後看結局,然後隨便寫個讀後感搪塞過去。 當作者寫道如何努力練習英文口語,融入『世界公民』的圈子,聽不懂澳洲英國的十多個口音,再每天聆聽英文財經台苦練,我真的感同身受。 原本碩士才到外國進修的計劃,因為親戚勸說父母,若負擔得起,應早點送我出國讀書。所以,中六我才開始認真看英文書和英語劇集。初到外國升學,頭兩星期真的聽不懂各式各樣的口音,明明懂得英語,就是溝通不到。我較作者幸運一點,大學就有機會在『世界公民』的環境生活,他則是大學第二年 summer intern 面試之後,才發現社交英語能力的重要性,並要入職投行後才感受到那種環境。 「在溫室長大的人,永遠不會明白,點解有人會為節省幾塊錢不去搭車,而要花大半個小時走路到目的地。…  為了很少數目的錢,去浪費寶貴的時間或錯過些人生中重要的事情。同樣是一天假期的時間,窮人的孩子往往不捨得用錢,或付不起錢,而把時間花在沒什麼效益的事情上。小康家庭的子女可能會花一天去旅行見識,又或看書充實自己,但窮人家庭的子女可能會花一天去幫家人撿紙皮、汽水罐。」 我確實幸運。父親是生意人,母親是訂閱《信報》的師奶。他們深信知識能創造財富,所以從小培養我看書的愛好。我的知識大部分都不是來自教科書,而是課外書和校外體驗。他們的時間觀念重,讓我明白要珍惜和善用時間。至於理財,則是應花得花。購買名牌產品嗎?實用和質素重要,但如果是為了虛榮就不必。有料之人,本身就是名牌,不需要名牌產品裝身。再說,要是和別人比較,我們不可能像很富有的人般,從裡到外連內衣褲都是名牌。一山還有一山高,我們眼中的名牌,在有錢人眼裡普通不過。要不落人後,是時間和知識的運用,它們的價值都大過金錢。 「傳統名校除了入大學率高外,他們教育出來的學生還較有自信,領導才能,團隊精神,而且校友網絡也很廣。精英學生之間的競爭,也帶來進步。這些優勢是普通中學未必能提供的。」 我認同。由於父母不追求名牌,我就讀區內中學。那不是傳統名校,但校風純樸兼入大學率高。學校只要求學生參加1-2項課外活動,很少同學像我般貪玩,參加多項課外活動。後來,我才發現傳統名校的學生,個個都玩音樂體育,兼且學業成績 & 英語能力一流 。同時兼顧讀書玩樂,在傳統名校是常態。我相信在那種環境,每個學生都會越來越進步。傳統名校的確有其獨特優勢。 「我從此明白到一個簡單的道理- 做人應該選擇自己感到最舒服,最有絕對優勢的戰場。不把米高佐敦放在籃球場上,而把他放到足球場上,結果會如何?」 作者大學畢業後,全職工作兼「全職」讀碩士(只修晚上的課)。由於碩士課程是他熟悉的學科,較學士同時修讀非本科課程,更感輕鬆。自此他明白個人優勢和選擇戰場的重要性。這道理簡單易懂,但年輕人總愛嘗試新事物,而steep learning curve 是很吸引的事,未必將「選擇有優勢的戰場」這道理時刻記在心。 我是工作數年後才真切明瞭的。 「我也想邊工作邊找工作。但現今世代,稍為好的工作都要面試或者考核四、五次,那時在『全職工作』同時以『全職』模式讀碩士的我,真的分身不暇。」 作者為了準備報入投行,儲了半年使費,便辭去穩定收入的工作。對於需要錢的他而言,真的有勇有謀。我都試過「裸辭」,而父母是支持的。尤其是剛畢業那段日子,他們知道申請好的工作,準備和參加面試都需要時間。若有全職工作困身,難以專注,也可能會影響入職機會。 「返工來回車程兩個半小時…  我的生命比他們(住市區的人)每天少了兩個多小時。難道我天生就要比他們短命?…我開始計算,不論環境如何惡劣,也要搬到市區中心。…  他們(父母)認為每月交$2000 租金也很昂貴,責備我『唔捱得』,還說很多人上班也經常要每天花三小時去搭車,但我一於好少理。我不想學他們般,幾十年來,願意每天浪費大量時間在無謂事情上,但『忙』得連時事新聞也很少看,與世界脫節…小時候的我,寧願花半小時走路,也不願花幾塊錢去搭車。你可以說節儉是美德,如果真的窮得很,幾塊錢當然也很重要。但現在看來,這其實是窮人思維、窮人心態,是不理性的,以節儉為名,去掩飾自己懶惰不作分析和思考,為省下幾塊錢而感到自我良好。」 很真。我不夠膽評論基層子女小時候應否節省交通費。但工作之後搬往市區,減省交通時間,我認為是明智的。時間很寶貴。大前研一曾說過,選擇居住地點,甚至購買房子,別因為價格便宜或面積較大而選擇住在偏遠地區,寧願選擇細小的市區戶,節省每天上下班的時間,週末才到郊外渡假放鬆身心。 「基層家庭上一代的朋友,親戚圈子也很可能都是基層,在見識較狹窄的情況下,他們眼中的選擇就少得多了…  社會之所以進步,是因為下一代沒有遵從上一代的步伐。」 作者很真實細緻地分享了自身經歷和學習進程,包括遇到的難處和思考盲點,發現筍工和準備面試,兼計算機會率等的過程,還有那些在中產和富有家庭眼中理所當然,但基層子女從不知道的事。 作者認為基層家庭除了硬件不足(沒寧靜環境讀書、沒有錢去上補習班、畢業後要還貸款等的弱勢), 『遺傳』父母的價值觀、思維和視野,更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既然起跑線不一樣,更突顯時間的重要性 – 越早擴闊視野,基層子女便能早一點拉近起跑線之間的距離。 作者亦在書中詳述他的思維方式、衡量重要性的方法、以及工作和行事態度。此外,更介紹了投行front end technology 和trading floor 的不同產品和交易模式,有部分我都是第一次聽。這書內容踏實,真的幫讀者增廣見聞。 真心相信送贈此書給基層子女,可能是脫貧的第一步。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書介】唯有歷經千次動盪,才能成為大人

    我和小學同學飯聚,天南地北閒聊間,我發現同學的父母雖是教師,思想卻十分開明,沒有將「世俗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給予很大的自由度,只求他們生活愉快。一家人樂也融融。 飯聚之後,我想起早陣子看過的《唯有歷經千次動盪,才能成為大人》。那時,我暗自下決定:如果未來有孩子,一定會讓孩子看這本書。(這似乎是奇怪的讀後感…)(笑) 為甚麼?作者金蘭都就似是幫父母教導子女。 他沒有論斷人,也不會將自己的標準強加給別人。 這本書不像坊間的只專注一件事。金蘭都談及的範圍很廣,包括求職辭職、工作態度、戀愛婚姻、兩性相處、待人處世、人生哲學等,像朋友般和讀者聊天。他沒有既定立場,亦不會論斷(judge) 人,只是分享聽過的故事,提供多個思考角度和處事方法。當中沒有對錯,只有提點,讓讀者衡量輕重。 去年,我看過他另一本紅遍亞洲,銷量超過400萬冊的著作 -《疼痛,才叫青春》。這是寫給大學生的。儘管我是超齡讀者,我還是享受閱讀的時光。印象最深刻是書中的『人生時鐘』比喻。如果自己有80歲命,對應一天的24小時,以分鐘為單位,那麼每年長一歲就是18分鐘。21歲大學畢業是清晨6時20分,30歲有少許經驗亦不過是早上9時,40歲則是正午12時。現在,想想自己站在幾點鐘?人生仍然是充滿朝氣的上午呢~  甚至60歲也不過是下午6時,還未入夜。 我喜歡金蘭都的文字。雖然沒有強烈的共鳴感,但我感受到他的誠懇 – 真的試著了解年青人,明白他們對未來的疑惑,並且珍視他們的經歷。我見過很多大人輕視年青人碰到的難題和挫折,甚至我有時也會犯這種『錯誤』。金教授卻是先理解,再從不同角度分析,然後加上溫馨提示。 說回《唯有歷經千次動盪,才能成為大人》,金教授是寫給『為求生存而吶喊的大人們』。這個形容詞或許誇張了,書中的內容倒是實在。有適合踏足職場不久的大人,也有適合需要兼顧家庭、事業和自我的中年人。 原本我想節錄部分內容,卻發現精彩語句太多,整本書都值得推介。所以,我選了部分喜歡的: 「真正讓你覺得幸福與滿足的東西並非金錢,也不是升職或得到主管的認可,而是自身的成長。」 「生命的留白也有其價值,讓自己放鬆一點也無妨」 「不要像直線一樣前行,美麗的路上沒有直線,無論是對風,還是對河流來說,直線都是一種災害」 「說到貫穿兩點的最短距離,也就是說貫穿兩點的直線只有一條,這是幾何學的常識,想一想就覺得很淒涼,在直線的一生裏,要達到某個點,就只有一條路可走,而且是一條絲毫不能有差錯的、距離最短的路。」 這些顯淺道理,小時候就聽過了,沒甚麼新意。這就是為甚麼我推介整本書(而不是某個章節) – 有上文下理,以及多個真實例子,思緒才能無拘束地延伸。而且,一氣呵成地看書,就似和教授面對面談天一樣,身心舒暢。

  • 【書介】天堂的證據 - 腦神經外科醫生的昏迷經歷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live your life.  One is as though nothing is a miracle. The other is as though everything is a miracle.”  — Albert Einstein「有兩種方法過生活,一種是當這世上無奇蹟,一種是把每件事物當奇蹟。」- 愛因斯坦 我似乎和腦神經外科特別有緣,每次看美國醫生的著作,大多是腦神經外科醫生如Ben Carson 。他身為黑人兼成長於被歧視的年代,也能成為John Hopkins 最年輕的腦外科主管。書中述說自己的奮鬥故事,病人的奇跡,外科手術的訓練,處事和思考的技術等。今次我順手沾來的紐約時報暢銷書 - 《天堂的證據》,作者Eben Alexander 同是腦神經外科醫生,談的卻是瀕死經驗和『天堂的經歷』。 我對神秘學沒有特別偏好,感興趣的是:Eben 受過極度嚴謹的醫學訓練,慣用邏輯思考,兼且相信科學的辯證精神…  為什麼他會相信天堂? 美國醫生宣揚靈魂不朽 (死後的生命), Eben不是第一人。 我曾看過精神科醫生Brian Weiss 的著作,他以病人的故事作骨幹,談及催眠治療時發現的前世,往往與今生有極大關聯,有時某些奇難雜症更會不藥而癒。那些故事真的觸動人心。雖然同樣接受過嚴謹的醫學訓練,但Eben 是腦神經外科的…  熟悉腦和神經運作的專家竟然相信靈魂的獨立存在?我很好奇~! 全書最有趣的並不是Eben的瀕死經驗,而是醫學上『意識由腦部活動產生』的爭論。Eben因細菌感染致腦膜炎,其後陷入昏迷,腦部停止運作,但他知道『意識』仍然存在,那就像靈魂到了另一個空間。若果腦和意識可以各自獨立存在,這是一大發現(儘管未能用科學的實驗驗證)。 Eben 出生後被親生父母『遺棄』(其母當時只有16歲),4個月大由一對夫婦收養。他從未見過自己的親生妹妹,卻在昏迷期間的另一個世界遇上了。當時,他並不認識那個陌生女孩,醒後收到郵寄照片才知道的… 網上搜尋反對Eben 的聲音,有的指書中的內容並不準確,否定Eben 指『意識能獨立存在』。我不管那個靈魂存在的空間是真是假,書中的訊息才是重點: 每一個人都被無條件的愛包圍。靈魂是不朽的,不怕犯錯,也不必恐懼。…

  • 重新認識以色列 - The Startup Nation 讀後感

    我孤陋寡聞,對以色列的印象停留在打仗和聖城。看過The 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才知道以色列出產最多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公司。 曾聽說以色列的軍事科技強勁、猶太人是天生的營商民族。那時,我沒認真找過資料。 The Startup Nation 的可讀性高。全書以故事形式敘述,談及以色列的歷史,文化,軍隊,稅制等,趣味央然,而且有感人至深的情節。此外,又會與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和韓國比較,說明以色列的創業精神和經濟奇蹟, 『移民不怕重新來過。從定義說來,他們是冒險家。移民組成的國家,就是創業家的國家。』 我從書中學了很多新鮮事: 以色列立國後,不斷招攬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移民,讓他們從第一日就成為公民。歷史緣故(亡國),猶太人長期散居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更遭到大屠殺。由於是『難民』,基本上不受各國歡迎,長期『寄人籬下』。 以色列要成為猶太人的土地。過去數十年多次發起行動,不理會是否增加國家的負擔,將各地猶太人(不論貧富,學歷和年齡)以飛機一大批一大批的載到以色列。 俄國的猶太人只佔人口的2%,但佔了俄國醫生的30%,工程師20%。猶太人移民潮為以色列帶來了很多科研人才。 以色列周邊都是『虎視耽耽』的敵國,人民長期生活於『生死壓力中』,訓練出成熟的心理狀態。 以色列強制服軍役,而年青人覺得這是光榮。軍隊有精密的訓練,培養很多高質素的年青人。由於資源有限,他們不單要獨當一面,更需要是『通才』。這些訓練非常適合從事科技創業。 以色列的軍隊文化,不是階層命令制。由於經常有戰爭,高階軍官需要下放權力給前線軍人,讓他們靈活做決定。所以,低階軍人都勇於挑戰現狀,不服從命令,提出創新方法面對環境。這種文化,造就了科技創業人。 新加坡同是小國,但未打過仗,兼且是『家長命令式』文化。所以,即便向以色列取經建立軍隊,並未培養出科技創新的人才。 政府鼓勵科技創業,免稅兼大力扶持。可是,以色列過往沒有金融業 - 基金經理收取performance carry 是違法的。 Intel 在以色列設立研究中心和廠房後,研發了突破性微型晶片。後來,在大規模生產386 晶片給全球的IBM 電腦期間,遇上戰爭。政府宣布停止所有商業運作。可是,猶太裔管理人員擔心停工影響生產進度,更甚是向外資發出『戰爭不利投資』的訊息,所以不理會政府的規定,繼續營運。在自願制度下,即使有兩枚炮彈在頭頂飛過,仍有8成員工繼續工作。他們更在廠房設立了臨時幼稚園(由於學校停課,有些員工需要帶著孩子工作)。 炮彈在頭頂飛過,依舊如期生產;警報響起戴上防毒面具後,仍能處之泰然地和美國開會。 以色列讓海外投資者對他們充滿信心~! 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軍備和武器的走私,第一間以色列航空公司…  我重新認識以色列。基督教會常指聖經教導『順服』,偏偏上帝的選民敢於不服從。而且正正是這種文化,培育了多間成功的科技公司,創造奇蹟。 忽發奇想:猶太人身為上帝的選民,幾千年來遷徙,復興,衰落,亡國,流亡,復國…  見證的未必是 神對人的耐性(憤怒-寬恕-拯救-憤怒-寬恕-拯救…),而是 神賜予人的生命力和盼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