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時間

  • 股市橫行期有乜好做?

    股市橫行期有乜好做?

    觀看恆指走勢圖,二月中至今都是上落市,沒有明確方向。在股市橫行的日子,每天看財經新聞並關注股價波動,並試圖捕捉短小波幅,屬於高難度動作。未必賺不到錢,但操作多交易頻密,而價格方向不清晰,有可能提高出錯機率。其實,隨著一大段升幅獲利離場後,能夠忍手兼耐心等待明確方向再出現,也是一種投資智慧。 投資是讓時間為資本賺錢,由於等待可長可短,最理想是看到明確趨勢才入場,那就慳番少少時間成本,而風險又相對低少少。凡事皆有週期,去年升市加上今年一月恆指大幅爬升超過一成,衝刺後透透氣,橫行幾個月屬合情合理。 休養生息期間,除了發掘個股,持續看數據,並且了解其它市場(例如美股和加密幣),或能發掘潛在投資機會,畢竟不同市場的升跌週期不一樣。港股下挫或橫行期,可能是其它市場的增長期。 查看美股,過去三個月同樣是「上落市」,但上落位置清晰,而非恆指般多次又上又落。納指於3月尾4月初跌至低位,然後逐步爬升,近日創新高。觀乎個人的美股組合,過往幾個月的回報遠遠拋離港股。因為港美時差,為免麻煩,組合內的美股都設了停損。雖然有小部分損手離場,但留下的都是強勢股,反而更穩妥能慢慢累積回報。 至於加密貨幣,本欄過往曾多次提及。過去半年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價格從高位回落超過一半,近兩個月稍為回升。價格的波幅相對股票大,但短期的波動方向較清晰。筆者並非鼓勵讀者投入炒賣加密幣,畢竟波幅較大,幣價要用log scale 看,風險相對高。但區塊鏈技術是Fintech 重要一環,又被喻為互聯網4.0,拿有限錢參與其中(穩妥起見,只限最大市值的幾個「藍籌加密貨幣」),學習了解幣價和股價走勢的異同,值得一做。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捐九成收入都越見富有的奧秘

    上週五 Amazon (AMZN) 升超過13%,Microsoft (MSFT) 升6.41%,Facebook (FB) 升4.25%,上述科網企業市值都超過5000億美元 (Microsoft 市值更超過6000 億),巨無霸規模仍能單日升4%-13%!今年8月Bill Gates 捐出6400萬微軟股份,現只持有1.3% 微軟,而Facebook 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則於長女出生時捐出99% 公司股份。兩位鉅子即便只持有~1% 公司股份,仍越來越富有。 是否只有達到富可敵國規模的科網企業,再配合現代的流通股票市場,才能做到Bill 和Mark 的境界? 非也!原來做作者當牧師、六年級輟學做重工業,都可以捐九成收入後,還越來越有米! 筆者近日參觀長沙灣馬鞍峰教會,發現很多值得商業機構學習之處。教會總部時美國南加州Saddleback Church,創辦人是暢銷書《標竿人生》的作者 Rick Warren 牧師。雖未拜讀該書,但曾聽過牧師的 TED Talk,而且印象深刻 - 為了測試 神  (聖經內容),牧師由捐獻10% 收入,逐年遞增至最後捐獻90%,只保留10% 的版稅收入,仍舊越來越富有。富有的程度 - 牧師一次過退還25年的薪酬給教會! 另一個真人真事:R.G. LeTourneau (1890-1969) 小學六年級輟學,曾換過約四十份工作,又遇過嚴重車禍頸項受傷,後來進入重工業界別,之成為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的公司曾是全球掘土和運土設備的最大製造商,二次世界大戰後市佔率勝過Caterpillar (CAT)。他是基督徒,並每年捐90% 收入給教會或福音事工。 重工業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當年未有繁榮流通的股票市場,R.G. LeTourneau 竟然捐獻90% 收入,也未能阻礙企業成長,可以越做越大!他後來更向政府買了一個荒廢的醫院,改建為工業學校,之後升格為大學。LeTourneau Univerity 現位於德克薩斯州(Texas),理工學科排名不俗。 牧師捐獻九成收入,還勉強可以理解。生意人捐獻九成,不多留現金增長業務,難以想像吧?又,既然R.G. LeTourneau 那麼虔誠,怎地不去當傳道人,反而滿身銅臭做生意人?當年他尋求指引,有牧師對他說:God needs businessman as well…

  • 經驗會貶值

    過去兩日為聖誕假期,股市休假。這兩個月假期多(聖誕、新年和農曆新年), 一般交投淡靜。這次不談股市,而是另類投資 - 時間的投資。 上週與手遊公司老闆飯敍,正值壯年四十有二,明年初卻會退下火線,放手不再當管理層,由合作十多年的夥伴當CEO。其實友人早有計劃交棒,自身希望專注慈善幫助長者,或做對社會有益的事。另外,亦會專注發展新產品,暫時未有持續商業模式,或以不牟利形式運作。這些想法和行徑,都令人敬佩。整個對話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友人自認技術不足(已落後),而自身的管理經驗和技能,不見得對公司發展極具價值。既然個人貢獻有限,便有愧袋袋平安的每月薪酬(相比很多同事,自覺薪酬太高),所以選擇退下來。同時,去年亦已嘗試在公司實行「不論資排輩,與能力掛鈎」的制度。 友人當年畢業不久,曾做過多份工作,習慣實幹才有存在感。不用寫code 開發產品,單純處理管理工作,感覺太「虛」。科技日新月異,性質和運動員相似,需要不停操練,不斷學習新事物。近年初創企業很熱門,據聞不少具有多年銀行和保險公司經驗的IT 人都考慮轉行應徵startup,他們都具備項目管理經驗,但跟不上最新技術,行事思維亦非startup 作風,很難融入初創企業文化。 筆者認為上述趨勢背後的真正理念:「經驗」在這世代的價值越來越低。 以往高等教育未普及化,從工業社會轉型為知識型經濟時,具備經驗的管理層和專業人士極具價值。靈活管理人事並不容易,這種能力可以為整間公司節省成本和提升效率。而專業人士當年屬少數,越做得多不同案件,越知道漏洞,所以經驗的附加值很高 。可是教育普及化和互聯網的出現,令知識便宜了,每個人輕易就獲得資訊。在科技為王的世代,經驗不再像從前般重要,有時甚至可能是負累。開發產品走捷徑需要創新方法,又或使用最新的工具或程式語言,才可以配合最新的科技產品(例如新版iPhone)。至於管理技巧,並非不再重要,而是很多事情可以 (1)外判 (2)自動化 (3)用其它技術工具處理,即是相對過往有更多工具幫助管理層。所以,不論是管理層或專業人士,累積的經驗都不再像過往般值錢。 科技公司能否成功,「經驗」並不是關鍵因素(critical factor)。這大概解釋了友人視「論資排輩按經驗定薪酬」為不合理的想法。筆者認為這轉變很可能是未來趨勢。 老一輩的優勢,不再是經驗或知識,而是已經擁有和累積多年的資源(例如存款和資產)。當然,有法例保護的行業,轉型比較慢。又,並非所有的「論資排輩」都不值錢,否則Google 和 Facebook 的資深員工都幹不下去了。有價值的經驗和技能,應該很獨特,不容易獲得,甚至有「越累積越有智慧」的特質,例如人工智能(AI) 、Deep Mind 或其它技術含量高的未來產業研究和開發技術。 這轉變就似將”winner takes all“ 和 “network effect” 個人化。Google 的搜尋器,越多人用越多click 越能提升精準度,並且帶來廣告收入;Facebook 社交平台隨時間累積用戶,越多人用便令用戶更engaging,因而越有價值;至於近年經常聽到的大數據分析,是研究的數據越多,預測力越強,因此花時間累積的數據和分析經驗,亦會越來越值錢。 科技進步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不論是人與人的溝通、國際貿易差價、專業知識的獲取渠道等,都被大大拉近了。過往因為資訊不對稱而出現的交易成本,以及其衍生的賺錢機會,都因為科技而大幅下降甚至消失。最先受衝擊的是傳統行業,現在影響逐漸推至個人層面。科技將所有事物的單位越縮越小,方便外判和處理。這使具備全面經驗的價值大幅下跌… 這年代花時間學習和累積經驗,需要精挑細選。就像現金會貶值,過往能夠換取生計的技能和經驗,同樣會隨時間貶值,甚至被淘汰。 新一年似乎要思考應該花時間累積甚麼。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