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天鴿互動

  • 幣安幣猶如財技股貨源歸邊?

    幣安幣猶如財技股貨源歸邊?

    兩星期前本欄提及建滔積層板(1888) 和天鴿互動(1980) 於現市況屬波動較小,相對穩妥,而且估計去年業績佳。週一建滔積層板一度升超過9%,未知讀者入市未?而天鴿互動上上落落,徘徊在$6.8 - $7.2 之間,交投不算活躍,但早前公司不斷在市場回購股份,大概是看好前景。   股市之外,筆者試著多了解加密貨幣。第一步是看白皮書(White Paper),尤其是市值二十大的加密貨幣。其實,不少加密貨幣都大同小異,架構和應用很相似,只是改善比特幣的不同弱點 - 速度慢,耗電太多,難以規模化。其餘非支付應用的加密貨幣中,比較特別的是以太幣 - 無限發行兼有各式智能合約應用,瑞波幣 - 沒有去中心化且有大型金融機構使用,IOTA - IoT (Internet of Things)  互相連結並核實交易,免費解決微交易高昂費用的難處。這些白皮書都簡潔清晰地點出問題所在,並說明技術和解決方法,頗具趣味性和啟發性。   志向遠大的加密貨幣外,筆者還發現像本地殼股細價股,藉貨源歸邊炒賣的加密代幣。早前紅爆媒體,登上福布斯雜誌封面的虛擬貨幣首富趙長鵬,其創辦的幣安網所發行的幣安幣(BNB token),竟是其中之一。根據幣安幣的白皮書,創辦團隊和天使投資者,各持有幣安幣總量的40% 和10% 。據有經驗的加密代幣投資人所言,任何首次代幣發行(ICO),若創辦團隊持有超過20%,都需要特別留神,因為可能是圈錢項目,而非有實質技術或開發藍圖。白皮書中透露幣安網是加密貨幣和加密貨幣的交易所,不存在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的兌換或交易。這定位有助幣安網暫時不受任何法律監管,但假若趨勢是各地政府將監管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網毫不投資未來的法律相關事宜,讓人懷疑長遠而言,能否持續運作。     幣安幣的應用,並非解決任何現存問題,只是提供折扣 - 以幣安幣支付在幣安網產生的交易費用,可以有大幅折扣。幣安幣發行首年,折扣達50%,第二年則是七五折,如此類推逐年遞減,直至第五年將不再有折扣。同時,幣安網會以兩成盈利,在市場回購幣安幣並註銷,直至回購達50% 幣安幣。由此機制可見,創辦團隊高度控制幣安幣的供應和流通情況,好比製造「物以罕為貴」以推高價格。由於幣安網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而且用戶數量和交易量正在增長,『以幣安幣支付交易費用能獲得50% 折扣』,能讓用戶獲得即時和實質好處(有別於其它ICO 項目,初階段都發展應用場景,代幣難以在市場流通),以圖吸引和提升需求。   筆者看幣安幣的設計和用途,似乎可以人為地控制供應量以抬高價格,不得不懷疑團隊是否只想短期抽水。五年後幣安幣再沒特別用途,是否代表團隊根本不考慮五年後的世界?近日俄羅斯和美國分別公佈未來會監管加密貨幣,並且視之為股票,估計未有持牌的交易所將大受影響。現時不同國家對加密貨幣的取態不一,在亞洲,日本和新加坡都持正面態度,並設立相關法律,日本更發牌予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所需像傳統的金融機構般,有全套的KYC 系統。由於受監管兼容許法定貨幣兌換加密貨幣,用戶和交易所多可以輕易開立銀行戶口。其實日本有具遠見和執行力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雖然增長不及幣安網,但勝在穩打穩紮兼有牌照,風險相對小。未來有機會再與讀者分享。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中電光谷持續回購值博率高

    中電光谷持續回購值博率高

    過去幾天港股「悶市」。即便港股通重新開通,恆指不過窄幅上落,而每日成交額未見十分活躍。早前所有短線投機和部份長線投資離場,重新部署後,部份資金再入場。長線投資的資金,只是轉股。至於短線買賣,則選擇過去一個月股價波動相對小,而且公司早前持續在市場回購的股票,包括中電光谷(798) 和天鴿互動(1980)。另外,估計建滔積層板(1888) 2017全年業績佳,加上價格波動較小,應該也屬於穩妥類別。筆者只是部份資金再入市,因為股市走勢未明朗,不知道能否持續升勢,還是反彈會一波低於一波。既然向有「寧買當頭起」一說,所以還是待到趨勢較明朗才投放剩餘資金。 本欄過往曾分析天鴿互動,這次淺談中電光谷。現價每股$0.66,單價細但市值超過51億。市盈率8.25倍,每股淨資產值約$0.79。公司自去年6月尾持續在市場回購股份,至今花約2.15億港元回購2.95億股份。回購價介乎$0.68 至$0.76。集團的主要業務是內地不同園區的物業發展,截至去年6月30日的半年業績,收入約13億人民幣(+67%),經營利潤約3.2億(+180%),淨利潤約2.2億(+74%)。短期銀行貸款和持有的現金相距不遠,而長期的銀行借款僅9億,相對其持有超過25億元人民幣待售竣工物業,資產負債比率算合理合格。由於公司持續回購,加上半年業績佳,兼且持有大額待售竣工物業,估計2017年全年業績有顯著增長。而現價貼近公司的最低回購價,值博率高。唯一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交投不夠活躍。 週末友人傳來一篇文章,簡潔清晰地點出了區塊鏈和首次代幣發行的精髓。現時的科網巨企如Google, Facebook 和Amazon, 能夠成長坐大,是因為用戶持續提供個人資料和數據。科網巨企當年改變了傳統的收費商業模式,開通免費服務,吸引大量用戶,並獲得海量數據,進而發掘盈利模式。後來的科網企業上客,免費模式也不管用了,要派錢(例如滴滴出行和Uber)。而現時的區塊鏈和ICO,則用另一種方法招攬早期使用者 - 早期使用者是代幣持有人,同時亦是社區推廣人。而代幣有升值潛力,具備激勵作用,好比初創公司以低價出售或送出公司股份給創業團隊般。 昨日媒體報道指接近一半的ICO 業務失敗。其實ICO 的高風險高回報性質,就似風險創投 - 10個項目只有1-2個成功,而回報足以蓋過失敗的8-9個項目。未必適合一般投資者,但ICO 將風投「普及化」-入場門欖和費用低,不需要有獨家人際關係也能參與項目早期投資…這也是一大破壞性創新的特質。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天鴿「劫」後餘生

    過去一星期最吸睛的新聞,肯定是兩大颱風。看半年業績公佈時,其中一個最吸引筆者眼球的,就是天鴿。此天鴿非破壞力強勁的十號颱風,而是週一復牌的天鴿互動(1980)。8月中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 出報告狙擊天鴿互動,指控集團自準備2014年中IPO 至今都偽造營運數據。報告一出,天鴿應聲下跌約9%,然後停牌。週一復牌曾最多下挫約12%,收市價僅下挫約0.88%。 天鴿除了發公告否認Emerson 的指控,同時公佈截至6月30日未經審計的半年業績。營運收入增加約 43% 達4.99億元人民幣,毛利增加69%,而毛利率亦由72.2% 增加至85.6%。淨利潤增加101% 達1.5億,而淨利潤率由21.3% 增加至29.9%。集團業務主要為直播頻道,每月活躍用戶增加約43%,季度付費用戶增加約31%,主播人數增加44%。此外,亦有遊戲授權服務和電子商務交易等其它收入。集團持有約7.4億元現金,另持有超過8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沒有銀行負債。半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約1.91億。 上述數字非常省鏡,若全是真實數據,業務屬高增長,而且集團財務穩健,現價值博率高。此外,集團亦公佈股份回購計劃:回購最多價值6億港元股份 (~8% 股份)。 再看集團對Emerson 的回應,包括Emerson 在報告中所稱的六家分銷商中,其中三家根本並非天鴿的分銷商。所以Emerson 指分銷商收入不支持天鴿財務數字,屬不合理推測。另外,Emerson 將天鴿和6.cn 作對比,但實質營運有差距,因為6.cn,9158 和新浪秀實網頁端和客戶端軟件產品,即用戶無需註冊,或需要下載和安裝軟件。這兩種模式和天鴿互動視頻的付費用戶的模式有差距,難以直接比較。另外還有幾點回應,但上述兩點也許最簡單清晰地說明指控不成立的理據。 沽空機構過往確實多次成功揭發假賬目,筆者亦難免對集團財務數據抱持懷疑態度,但集團的核數師是羅兵咸永道會計師樓,屬四大之一而且聲譽極佳,的確能提升筆者對2016年全年財務報告的信心。 再查看CCASS 記錄,超過48% 股份存放在瑞銀和摩根士丹利,約20% 存放於金唐證券、交銀國際、太平証券、核聚證券等,筆者估計大部份持有人是機構或專業投資者,散戶很少。除非當中有人大幅拋售,否則公司有回購計劃,加上業績不俗又財務穩健,股價大概有支持。 世事無絕對。即便各項資訊合起來吸睛,買賣股票始終有風險。讀者也許可以再多加搜證,嘗試使用集團的產品了解業務,再考慮是否投資。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