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英鎊

  • 第四季與《一線致富》

    第四季與《一線致富》

    7月28日的貼文《幾個數字推敲資金流向看美股後市》,推斷資金流入美元資產市場,有利美股和美元指數。當日提及英鎊會由1兌1.28,於1-2個月內下跌至1.21水平,結果2個月後的10月2日,英鎊兌美元跌至1兌 1.207,隨後1個月在1.21 – 1.23 之間徘徊。下圖的兩個藍色箭嘴,分別指出7月28日和10月2日的滙價。 可是,對美股後市的推斷與事實有落差 - 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 指數在8月先跌後回升,但高位不及7月,未如預期般熱鬧。數據顯示,7月尾後未有顯著資金流入美股市場,所以股市未見承接,而是上落市。 踏入9月,即傳統的「跌市月」,持有股票的交易人,一般9月中前會全部離場。而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在9-10月最多下跌~9.3%和 8.9%。 說了一堆,投資人現時可以做甚麼?其實,每年10-12月大概是不俗的買股時機。著名投資人Larry R William 的《The Long Term Secrets to Short Term Trading》就曾統計多年的第四季至第一季數據。股市也有四時節氣,例如美國總統大選年股市一般向好,每年10-12月股市較低迷,但翌年初會有一波上升行程。 台灣的獨立全職投資人梁展嘉的新書《一線致富》,正是關於第四季入場,第一季離場的交易策略。沒錯,他建議每年只在行程最好和最有把握的幾個月交易就好了。而熟習策略後,加上槓桿工具,年回報超過20%。書中多以台股作例子,但年底至翌年初的上升行情,根據觀察也適用於美股市場。(曾經也適用於港股,但因為市場廣度和深度遠遠不及美股市場,我已好幾年沒注意港股了。) 如何驗證梁展嘉的說法?除了翻查過往的股市數據,也可以在Trading View 做回測。除了指數,也可以選市值大的藍籌股,並注意資金配置和交易次數,都會影響(回測)績效。他的策略和觀察,非常值得參考。書中內容簡潔易懂,超過一半是作者的人生經歷分享,推介。 至於外幣市場,歐洲10月的通脹率大幅回落至2.9% (低於預期的3.1%),低於歐洲央行的利率 4.5%。而英國的9月通脹率6.7%,高於英國央行的利率5.25%。美國聯儲局11月不加息,12月未知會維持利率還是加息。按現況推敲,歐羅兌美元會升值,而英鎊兌美元則維持現時的窄幅波動。 除了股市和外幣,現時美元定期存款利率高達5.2%,是穩健兼回報不俗的選擇。但市場預期2024下半年,美國聯儲局會開始減息,或至少完結升息周期,屆時定期存款未必再有高息回報。投資人也許可以開始留意債券,尤其是美國政府債券,估計現時至年底前都是低位。購入中長期的債券,除了每年穩袋幾厘債息回報,當聯儲局開始下調利率,債券價格會上升,投資人能賺取差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聯絡相熟的銀行,了解如何買賣證券(一般對資金額有一定要求,而且開戶需時較長),另一個較靈活的交易平台則是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可以自行買賣。

  • 幾個數字推敲資金流向看美股後市

    幾個數字推敲資金流向看美股後市

    未來數月,資金應該會持續流入美元市場(美股 & 美債)。簡單比較幾個數字: 美國 6月通脹率:2.97%,利率:5.50% 英國 6月通脹率:7.90%,利率:5.25% 歐盟 6月通脹率:5.50%,利率:4.25% 只有美元的利率高於通脹率,代表持有美元收息,不會貶值,更賺到2.53% 利息回報。但持有英鎊或歐羅,收到的利息低於通脹,實質貶值。這麼明顯的分別,任誰都能輕易比較,作出選擇。 英鎊兌美元匯率近日曾高見 1.29,今年以來最高升值6.83%,低於通脹率僅1%。這代表英鎊在國際間的實質購買力未顯著下降。而且由於匯價升值已經抵銷利率回報,英鎊匯率已靠近最高位(如果與通脹率看齊,匯率是~1.31)。若果資金流入美元市場,貨幣需求增加,估計美元會升值,英鎊兌美元匯率未來1-2個月可能下跌至1.21 (年初的水平)。 至於美股市場,去年10月入冬,明明能源價格高,烏克蘭和俄羅斯戰爭未完,但股市一直升,標普500指數距離2021年尾的高位不遠。究竟是反彈還是確認新一輪升勢? 標普500 指數自2022年初開始下跌(看綠色虛線),直至10月13日跌至最低點 (第一個粉紅色箭嘴),其後反彈的第一個低點是3764點(第二個粉紅色箭嘴),今年3月13日第二次反彈低點是3808點,沒有跌穿3764點,所以可能是轉勢,但未能確認。 資產會否升值,除了看基本因素,最重要是有否資金追逐,市場活絡熱鬧。 今年6月14日,有顯著資金流入美股指數基金。過往每逢有較大額的資金流入美股指數基金,兼且短期沒有資金流出抵銷,後市一般有升勢。而7月17日更錄得大額資金流入美股指數基金,估計會利好美股。 6月14日的資金流入,似乎是第一個確認轉勢的訊號,但當時要再觀察短期有否資金流出。7月17日的大額資金流入,應該確認了美股轉勢。 整體經濟數據,美國確實跑贏全球 - 至今失業率低,維持在3.6%,薪金升幅約4%,通脹下降至2.9%,整體消費額亦錄得增長,未見任何衰退跡象。在香港,利率升,每月的樓宇按揭還款額也會上升,因為利率是浮動的。在美國,尤其2008年金融海嘯後,大部份的物業貸款都是定息,即是不會受市場利率升跌影每月還款額,所以大眾日常生活消費模式,沒怎麼受利率影響。 真正受聯儲局加息影響的,應該是企業 - 減少借貸,放緩擴張,致銀行利潤下降,市場游資和閒置資金大幅減少。企業只是增長放緩,依舊錄得盈利,未必會導致衰退。 週三聯儲局公佈升息0.25% 後有記者問答會。主席Jerome Powell 對未來會否繼續加息,不透露半點風聲,多次說明要看未來兩個月的經濟數據,才知道要繼續加息,或是維持利率。邊看網上直播,邊看即時美股指數反應,還蠻有趣的。平日媒體報導和分析,都指加息預期會影響股市升跌。 我想,短期而言,美國經濟保持增長,而且利率高於通脹,資金流入會對經濟有更正面的影。貨幣強勢,美元資產受歡迎,對美股是利好因素。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