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科技極抵買
股市橫行期有乜好做?
大跌市有乜好做?
過去兩天港股尤如坐過山車。上週五美股大挫,週一港股開市恆指裂口低開接近900點,午後跌幅收窄。晚上美股於3時左右,道指最多下挫約8%,納指則最多下挫超過6%。週二港股新聞頭條是北水湧港掃貨,但港股繼續裂口低開,最多曾下挫超過1,500點,全日更以跌1652點收市,跌幅達5.1%。其實任何指數單日下挫超過3%,都屬於大幅波動。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納指到頂未?
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股神畢菲德是主動型投資者,卻多次讚賞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回報佳。近日看書提及第一個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典故,不知孰真孰假 - 一位著名的基金經理太太,多年來自行選股,而且回報勝過專業基金經理。她的策略是:買所有名字有”America” 和 “General” 的公司股票。聽落無稽攪笑,但細想卻是真正的分散投資,不傾斜任何界別的組合。當年股票買賣佣金高,這種被動型選股兼少買賣的策略,慳番很多交易費用,加上沒有基金管理費,長年以來跑贏偏重某個行業或有具體目標的主動型基金。
系統化助投資組合只留下winners?
選基金如同揀伴侶?又談風險管理與資金配置
美股或港股? 經年累月與差天共地的回報
人幣貶值買乜好?
跟著矛盾看通告
週二港股全日成交僅400多億,悶市一般並非尋寶的最佳時機。既然暫時不選股,分享近日吸引筆者注意的兩則公告。
第一則公告:太古地產(1972)公佈第一季營運數據,本港辦公室租金全線錄得雙位數升幅。
辦公室:
- 太古廣場的出租率由100% 下降至98%,但租金調升13%
- 太古坊出的出租率是99%,租金調升17%
- 太古城中心的出租率達100%,而租金只是調升10%
- 港島東中心的租用率同樣達100%,但租金調升32%
過去大半年,媒體一直指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而且樓價大幅下降。當看到太古旗下的商業辦公室出租率接近100%,並且有能力大幅調升租金(全部雙位數,港島東的加幅更達32%!),確實令筆者驚訝,心想數據側面反映經濟前景並非如想像般惡劣。否則租金難以大幅度提升。
至於購物商場,租用率全部達100%,但零售銷售額卻全部錄得倒退。
- 太古廣場購物商場:-15.4%
- 太古城中心:-3.9%
- 東薈城名店倉:-14.0%
太古廣場和東薈城名店倉都主打奢侈品,銷售對象多是遊客,尤其是中國遊客。少了自由行,的確直接影響零售商的生意(銷售跌幅達雙位數)。太古城中心位處住宅區,定位相對大眾化,生意受遊客影響較微。猶記得去年太古城中心一枝獨秀,零售銷售額錄得個位數增長,沒想到今年同樣錄得倒退。未知是真正的零售寒冬,還是商場過去幾個月部份店舖關門翻新有關。
第二則公告是Niraku (1245.HK) 收購芽莊66.7% 股權,作價1億港元,即估值1.5億。上週Niraku 公佈截至3月31日的全年業績,總括而言四個字:慘不忍睹!收益只是減少5.8%,但因為遊戲館經營開支上升超過一成,全年股東應佔溢利減少94%!
Niraku 在日本經營56間彈珠遊戲館,突然宣佈收購本地飲食集團芽莊,筆者確實不明所以。遊戲館和本地食肆有甚麼synergy,暫時看不到。即便撇開synergy 不談,芽莊集團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全年營業額約1.47億港元,稅後純利850萬港元。即Niraku 的收購價超過市盈率17.6倍!昨日大家樂 (341.HK)、大快活(52.HK)、翠華(1314.HK)的市盈率分別是21.2倍,23.2倍和12.8倍。
芽莊品牌的越式餐廳在本港有4間分店,集團另有一間中式食店,資產淨值約391萬港元。以這種規模,未上市的收購價竟然達市盈率17.6倍!而買家是業績大跌的彈珠遊戲館Niraku… 確實令人想不透,未知內裡乾坤。
近日港股交投淡靜。除了看通告,惡補新知識(如上週談及的程式交易),也將眼光投放其它市場。早前郝承林兄的《美股投資懶人包》一文,指美股更具投資價值,筆者十分認同。美股市場較深較廣,不容易受一兩個大戶影響或被有心人上下其手,亦不會因為一兩個中央政策消息而過度反應,且過去幾年美股保持較好的升勢。當舊經濟疲乏難興,新經濟動力將來自產品創新,而全球最新的科技大多來自美國。此外,若醉心股神畢菲德的教導,學習投資方法和心法之餘,最理想是可以在相同的環境實踐。
從價值投資回報線形態看港股A股美股
風險管理的優勢,是不讓錯誤分析或交易對整體組合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價值投資每年的回報率相對低(難以媲美細價股殼股),但連年保持穩定增長,日子有功回報驚人。若果以圖表顯示,會發現回報線隨年月穩定向上增長,當中波動細。若要令組合回報線有類似形態,除了buy & hold 以時間換取回報,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能避免回報線大幅度下調,並保持穩定增長形態。
筆者在Google Finance 對比香港、美國和英國指數過去1年和5年的回報。過去1年恆指和納指的最高和最低點回報相差25% 和23%,但納指增長相對穩定,沒有短期的大上大落,而恒指卻是4月一口氣追回所有落後價差。這情況絕對值得投資者注意並考慮部份套現離場。若果加入上證指數,則香港和美國都比下去了。上證指數只一年就升了超過137%!而納斯達克指數花了5年時間,最多才有129%回報。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不及美國過去幾年逐漸回氣,但股市一年間飆升137%,足足是美股5年的回報!價值投資者若察覺港股和A 股短時間大幅追貼美國1年和5年的回報,大概會考慮急速升勢後的回落風險,套現部分利潤離場。畢竟,以回報線觀之,這並非合理的價值投資回報線形態 。(價值投資每年的回報率相對低(難以媲美細價股殼股),但連年保持穩定增長,日子有功,回報驚人。回報線的形態是隨年月穩定向上增長,當中波動細,好比過去5年的納指形態。)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