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創世
-
遠古時代的洛克菲勒 向創世理財第一人學習
踏入12月,媒體紛紛總結全年股市,並預測明年市況。筆者向來不湊這熱鬧 - 要在云云預測中選一個靠譜的,機率很低。若自行預測指數走勢,則自問見識淺薄未看不透。既然聖誕將至,《聖經》又是最普及的預言書,姑且嘗試從中抽取「創世理財第一人」的故事解讀一番,希望有助讀者為來年投資作計劃。 《創世記》中提到埃及法老王造了兩個夢,約瑟解夢指將有7個豐收年,然後緊接7個饑荒年,並建議豐收期間在各城市建倉庫儲糧,以便往後度過饑荒。法老委派約瑟掌管此事,然後果如夢所啟示,隨豐收年而來的是饑荒年。因為早已積聚糧食,農作物失收仍舊穀倉有餘,連鄰近地區的人都要前往埃及買糧。 故事很簡單,到底對理財投資有甚麼啟發? 7年豐收和7年失收代表經濟循環周期,豐收期間儲糧正是「好天斬埋落雨柴」,屬慣常聽見的生活智慧,投行中人尤其明白此道理。凡事要懂得持盈保泰,人人都會說,但真正做到的很少。週一習廣思專欄提及和投資人士飯聚:「與往年年尾篤定收重量級花紅截然不同,面口不再寬容,皆因由投資銀行到對沖基金,整個行頭今年都難『搵食』。上半年所謂的「大時代」,近幾個月便完全變臉…」由此可見,歷經風浪滿有經驗的金融人,大多未能參透股市的上落時機。 約瑟預先知道要儲糧,是因為法老作了異夢。投資人沒有夢中啟示,拿捏不準時機不為奇,但股市大升之後會下跌是現代人都知道的。約瑟建倉儲糧不是豐收最後一年才做,而是有計劃有策略地在 7個豐收年間持續儲糧。其實附近地區於同期亦是豐收,但失收年只有埃及的儲糧足夠度過荒年,甚至有餘將糧食賣給外地人。為甚麼? 聖經沒有說明,筆者推想「持盈保泰」的執行難度很高,因為人性懶惰 - 往往某個方法能賺錢,便以為未來都能一直以該途徑輕易獲利(直至突然失效為止),所以連續7年豐收,鄰近地區未有儲糧,賺錢後也許大興土木、築路修橋、吃喝玩樂… 約瑟在豐收年間密密儲糧,而各處饑荒的 7年,他開倉賣糧。第一年人們都以金錢購買,第二年百姓已花光銀子,約瑟便讓他們以牲畜換糧食。第三年百姓沒銀兩又沒牲畜,只有荒廢的土地和自身勞動力,於是請求約瑟以糧食為代價收購他們的土地。除了糧食,約瑟還給予種子讓百姓耕種,並要求他們將收成的20% 交給法老。以現代的方式理解,就是買物業收租。 聖經記載:「約瑟收聚了埃及地和迦南地所有的銀子」、「於是約瑟為法老買了埃及所有的地」 約瑟身為一人之下的宰相,理財能力確令人折服。他懂得持盈保泰、低買高賣、有計劃守紀律、收地放租、保持現金流(徵收20%收成,不讓糧倉因7年饑荒而淘空)。 以創世記的故事講投資管理,到底是否適合現今世代?美國洛克菲勒家族(Rockefeller) 的發跡史和約瑟如出一轍,至今紐約第48街至第51街都是該家族的物業。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搜尋。聖經是數千年前記載,竟然至今適用,確是充滿智慧的預言書。其實,價值投資者可以向約瑟和洛克菲勒借鏡 - 低價買入產品,待一段日子後,以之換取價值更高的(固定)資產並創造穩定現金流。 故事反映各類產品價格都有上落週期,價值投資人除了耐心等待內在價值在股價反映,也應在買入之前,有離場策略和計劃。 《網上加料版》 一般人不是會作異夢的法老,也沒有約瑟解夢的能力,要「預知未來」唯有將勤補拙:看披露最新消息和業務去向的通告。近日看公告較吸引筆者注意,並值得花時間研究類別: (1) 披露未來幾年合約額的公司: 平日對公司作估值都要先假設業務增長率和市場增長率。如果能基於實質的未來合約作估值,準繩度會較高,而且投資者較有信心買入並持有。接近年尾,好些公司發通告列明已簽合約銀碼,只要與之對比過往1-2年的業務,就能推測未來的營收和盈利狀況,並進行估值。儘管近月很多業績公佈都顯示業績普通,甚至因為經濟不景而錄得虧損,但市場上仍有已簽訂合約,且未來營收有保障的公司,值得研究和考慮投資。 (2) 持牌金融業的發展: 不少主營業務非金融的上市公司,收購持不同牌照的本地小型證券行。筆者不明白「大時代」過去了,A 股市場不活躍,港股交投淡靜的悶市,上市公司何解急於收購持牌金融機構。這是大時代未完?或未來有資金流入本港的徵兆? 還是未來會有相關新政策?這個行業似乎值得留意。 (3) 溢價股份交易: 過往只要有溢價配股或賣股的公告,翌日股價將大升至接近該溢價。最近筆者卻發現某些股份的市場反應不一致。投資人需要細看溢價售賣股份的完成日期(如果未完成即是有不確定性。而早前不少終止交易的公告觀之,溢價賣股不一定會成事)。此外,參看近月有否管理層或股東低價行使認股權證,以及網上查看買家的實力都是重要一環。單憑價格差異跳入股市,風險較高。(筆者就見到溢價交易公告翌日股價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