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共享經濟
-
從日常生活探經濟熱度
少了內地旅客,零售確實不景氣。早前在台灣閒逛,韓國品牌Teenie Winnie 在台北101 的旗艦店將關閉,全店3折,新貨4折!近日見到香港 Uniqlo 的優惠:凡使用獅子銀行信用卡結賬滿$600,即送$100現金券。使用條款是購物滿$200即可使用。秋冬天的產品提早減價,約75折至85折,加上$100 現金券,即使每$800消費扣$100,換算之後,即全單65折至75折!值得注意的是:Uniqlo 並非促銷夏天的過時服裝,而是冬天的熱賣產品如薄身羽絨外套等。此外,近月多間銀行信用卡與位處九龍的四五星酒店合作,推出餐飲優惠,低至7折甚至買一送一。 10月黃金週都可享餐飲優惠,又大減價促銷冬季新裝,零售業真的生意難做。筆者難以難以明白的是:少了內地旅客,應該只對奢侈品有較大影響?怎地大眾化商品都廣受牽連?台北店舖多人流旺,沒有香港地舖沒租客的情況。若非前往101 商廈,不容易感受到經濟不景氣。從事私人銀行的友人W,剛搬到香港一個月。W 的觀察:中環人衣著不再身光頸靚全身名牌,男士依舊穿西裝,女士卻較隨意,不再全身「閃爆」登場。午飯時間不論貴價或中檔餐廳都不需排隊,跟多年前在投行工作時不一樣。據說,現時銀行界只有財富管理仍算景氣,其它部門都沉寂了。 零售不景氣是否代表經濟不景氣呢?這或許值得深思。 已發展國家注重環保,又推廣「極簡生活」。日本的「斷捨離」文化,即減少日常雜物的風格受熱捧。以文化轉變和環保教育解釋零售業轉差,好像有點虛無飄渺。比較實際的問題是,大城市的樓價越來越貴,單位越建越小,不論自身有否置業,所有人都知道寸金尺土。居住空間細,自然少買雜物。而且新一代的炫耀性產品不是名牌服裝,而是電子產品。消費習慣不是逛商場,而是網購!零售實體店的生意受衝擊,好比傳統紙媒日益難做。但這是否代表經濟不景氣?還是大公司傳統業務的轉型步伐追不上時代? 筆者很好奇,若果生意走下坡,工業廠家和零售店主究竟會如何轉型?哪個行業才是未來產業?大家都知道創新科技公司具增長潛力,Facebook、Google、Amazon 等坐擁大量現金,而且增長率驚人,現金流強勁。可是,科技創新技術的入行門欖很高,加上winner takes all 的性質,競爭激烈令成功率低。這和過往常見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 - 行業有大量參與者,並且因為地域距離,商人可從國際貿易賺差價獲利。互聯網興起後,貿易的邊際利潤越來越低(也不說國際貿易了,單看網上買賣股票的佣金,就知道中間人越來越難做)。現今世代的行商模式,和過往所見的絕不一樣! 全球經濟不景氣的難題在於需求改變了。過往或許以量換價,或者生產線多樣化,又或主攻邊際利潤高的產品。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數十年,多個已發展國家的物質生活非常豐富。新生代不追求物質,文化和消費習慣大幅轉變 (單看Mark Zuckerberg 來來去去穿同一款式的衣服就知道了),而個人化主義令結婚率和生育率降低,甚至越來越多宅男宅女… 筆者認為很多傳統行業其實未能捕捉用戶的需求。下一波的經濟發展是甚麼?創新科技產業必然值得投資,其它行業則木宰羊。本欄談到這題目,是希望拋磚引玉,引起討論集結讀者智慧。 在此多分享一個觀察。零售企業迎戰不景氣的招式,除了減價促銷,還可以是極力推廣高利潤產品。誠品書店早前打折,又引入更多品牌售賣多元化產品。筆者憑肉眼的不科學觀察,生意未見大起色。近日看見誠品在商場設置大型檔攤,好奇10月怎地賣書(應該暑假或節日才推廣吧?) 卻原來是主打花紋膠紙。筆者估計膠紙是利潤十分高的產品,與藝術家好友C 談及,原來每卷膠紙成本低於$2 (C 曾小量訂製花紋膠紙作精品售賣),若大量生產估計成本低於$1。而每卷零售價$18 - $54 (部份較闊身的膠卷價格更超過$100),利潤數以十倍計,即便扣除租金薪酬等成本,利潤依然十分可觀!筆者不知道誠品的營商計劃,也許單次推廣膠卷能帶來即時現金流,並且培養一批愛好收集者吧!據說在日本,某些花紋膠紙屬特別限量版,每卷售價高達一萬日圓(~HKD745)!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新一代司機寧選call 台不要apps
昨日是長假期後第一天復市,恆指窄幅上落,市場交投不活躍,截至午市成交約350億。近日未見奪目或極具話題性的公司業績,既然長假嘆慢板,筆者姑且分享對共享經濟平台 AirBnB, Uber 和 GoGoVan 的觀察。上週初有事與家人到柏斯,順道旅遊。自從有 AirBnB,出遊都會租住apartment。除了空間較酒店寬倘,有露台廚房洗衣房,也因為選擇多、地點方便兼價格相宜。AirBnB 團隊的創業故事,在此不贅。單從巴郡開股東會,畢菲特都建議參與者透過AirBnB 訂房,可見其普及程度 - 不單止年輕一代選用,而是涵蓋老中青市場。 Uber 初出台時被形容為「房車界的AirBnB」口號,理念一聽就懂了。去年12月,紐約時報按集資額估算Uber 市值625億美元,確實是水漲船高,但Uber 至今未賺錢。本來初創企業為搶市場而燒錢是常見的事 - 新世代的科技業務大多有贏家通吃 (winner takes all) 的特質,但筆者至今看不清Uber 的優勢。它不同於AirBnB 能開拓新市場 - 土地是有限資源,物業無法移動。過往外遊時若指定某一區,酒店的選擇有限。現在多了人願意出租物業,供應和選擇都增加了。另外,本來只作長期租約的物業,多了一個渠道短期出租。例如這趟柏斯之旅,幾間心儀的apartment 都沒檔期,最後由物業經紀(這次的AirBnB 戶口管理人並非業主) 代為挑選建議。AirBnB 平台上,每間屋的佈置和賣點都各具特色,沒有統一標準。相較之下,Uber 的載客服務水平傾向統一。此外,AirBnB 平台的屋主或租客,比較在乎對方曾獲得的評價,例如租客是否手腳乾淨齊整不會半夜開派對,屋主會否放飛機待客有禮不冒犯等,社交平台為雙方提供了具價值的資訊。至於call 車服務,由於服務時間短,社交平台評價的作用相對小。此外,Uber 有很多競爭對手 - 除了的士和公共交通工具,還有其它類似的apps,入場門欖低。Uber 與替代品的差別(不論是價錢或服務水平) 確實有限,不見得越發成長能提升規模效益,筆者不明白Uber 如何擁有贏家通吃的特質。 提及Uber,今次出行的行李較多,所以選用「間接競爭對手」GoGoVan。筆者沿途向司機搭訕,了解最新市場狀況。司機很年輕,入行只4年。原以為對他而言,越多apps 等同越多order 越方便,怎知道他根本不用EasyVan (與GoGoVan 極其類似的app)。聽他娓娓道來,是EasyVan 搶單有時間限制 - 見到order 需要等幾秒至十秒,不能即時搶,屬極不方便的機制。而他又發現部份與EasyVan 相熟的司機不受限,隨時隨地都可以搶到單。無癮之極,也就不用了。 撇開不同品牌的call 車app,由於需要駕車時金睛火眼看著電話搶單,司機認為會危及交通安全。即便車停下來或休息時才搶單,也因為要眼明手快按鍵,致精神緊張卻零娛樂性,等同無法放鬆,套用司機的說法:慘過打遊戲機。更要命的是,他竟然認為傳統call 台有其優勝之處。因為按地區分配order,不需要搶單,感覺較舒適公平。唯一的考慮是入會要先付$3,000 (已包括一個月會費),其後每個月又要付$1,400,相對零會費的call 車 apps,選用 call 台的成本較高,而農曆新年後一般較少order,所以司機待4月才會考慮付費上call 台。 之後聊到整個行業生態。司機認為app 只是方便用戶(需求面),對他們(供應面)的幫助不大,不覺得收入因此多了,反而認為整個餅給分薄了。因為入行門欖低,多了新手司機,包括家庭主婦都參與其中。而新手由於經驗少又沒有熟客,會降價「頂爛市」。此外,過去幾個月生意差亦與整體經濟有關 -少了內地旅客和水貨客,等同購物的需求低了,於是少了店主call 貨車運貨。由於短期看不到經濟會明顯改善,他思考轉型或開拓新客源 - 例如包車拍婚紗照。 貨車司機的一席話,側面反映了call 車行業的生態和挑戰。筆者認為call 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