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實放眼全球收入穩
港美沒有泡沫的跌市
美光科技極抵買
大跌市中尋優質股
你我他的投資弱點 如何取長補短
謙虛地向下一代學習
估值後大膽入場安心坐定
財務穩健兼具雙位數增長的海爾電器
長線投資據動能換馬
投資智慧就如醫生用藥
補白:兩週前本欄指未來樓價難以像過去數年般嘭嘭聲高飛,大概只會跟隨經濟和通脹增值。但週一看到匯豐銀行減按揭息率的新聞,而政府又說討論申請退還印花稅的期限由現時6個月,改為9個月至12個月。兩宗新聞顯示銀行水浸,有條件持續低息貸款,資產仍然是資金好去處。而政府放寬辣招,讓樓換樓人士較放心去馬換樓。兩單新聞都有利樓市升勢,所以即便樓價未必再大幅爬升,升幅也應該絕不止於通脹率。特此修正。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資金配置如用盡汽車摩打性能
天鴿「劫」後餘生
平保業績和未來數據
去年一月和三月,本欄曾為文分析平安保險(2318),指其規模超越中國人壽,而且業務增長佳,淨現金流入跑贏中國人壽幾條街。上週平保公佈半年業績,增長勢頭不減。雖然股價相較52週低位升了超過六者,但觀其業績增長動力,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現價依舊抵買。
先看截至6月30日的半年未審計業績,總收入 5,031億 (+23.4%),淨利潤: 434億 (+6.5%)。若扣除2016年上半年普惠重組利潤的一次性影響,實則增長約39%。集團的個人客戶數1.43億 (+9.3%),平均每名客戶有2.28個合同,而客均利潤為人民幣242 元(+18.5%)。
落後的小型內房股:中國奧園
「蠢」,有乜解救?
從標準差看指數波動範圍
高增長兼強現金流的電子支付商
業績公告期看盈喜盈警和成績表是樂趣,而且會發掘到吸睛的公司。
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股神畢菲德是主動型投資者,卻多次讚賞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回報佳。近日看書提及第一個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典故,不知孰真孰假 - 一位著名的基金經理太太,多年來自行選股,而且回報勝過專業基金經理。她的策略是:買所有名字有”America” 和 “General” 的公司股票。聽落無稽攪笑,但細想卻是真正的分散投資,不傾斜任何界別的組合。當年股票買賣佣金高,這種被動型選股兼少買賣的策略,慳番很多交易費用,加上沒有基金管理費,長年以來跑贏偏重某個行業或有具體目標的主動型基金。
珩灣科技的盈喜通告
資產和債務情況健康 - 持有約650萬美元的現金,而短期負債不足100萬美元。
而且經營現金流穩健,較2015年同期增長接近一倍,這些數字都顯示公司財務穩健。
雖然市值小,股價又細 (波動率較大兼且容易推上擠下),但其業務增幅和美國專利權等,值得投資者考慮短期交易買賣。
贏廠蝕糖 Let the profits run
今日是雞年第一個交易日。恭祝讀者身體健康 財源滾滾恩典滿滿。
價值選股和回測分析
恆指近來都是上落市,單日升跌幅往往幾百點,這段日子大概比較適合「炒股不炒市」。臨近年尾,也是時候開始部署來年投資。本欄於8月底曾分析中國通號(3969),指其業務屬高增長,兼具獨家優勢。以當日收市價計算,至今最低位約 -4.6%,最高位回報則達11.4%。現價稍為回落,大約是+5.5% 水平。如欲看較詳盡的基礎分析,讀者可參看舊文(在此不贅,免得被指呃篇幅)。即便以技術分析看,此股處於上升通道,筆者認為現價仍值得吸納。
樓市辣招不敵人幣貶值
趁勢要用技術指標?
內地為免走資加劇,上週五突然全面暫停國民以銀聯繳交香港壽險保費。據知內地人有一種萬用壽險具現金價值,持有人可將保單抵押銀行獲得貸款(一般貸款額為保額7成),然後購買債券收息,變相將人民幣調出境外兌換外幣套現投資,聽聞只要持有保單4年或以上就不會虧本。
曹Sir 教落要「趁勢」,就是看中長線的走勢,這和價值投資有部份重疊 - 具潛力的公司股價,中長線會慢慢向上升。既然是看中長線,短期(幾日或一星期) 很難知道投資決定的對錯。若能加入技術指標,根據訊號找出入場時機,如數天內沒有出現預期的走勢或升幅,根本不需要等stop loss 或trailing stop 便即離場。筆者近來嘗試回測,發現這能篩走約七成的錯誤訊號。雖然未能事前得知仍是失了先機,但世人畢竟無法預知未來。如果有方法可以盡早知道投資決定是對或錯,長遠將大大提高提升投資成功和回報率。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微軟專注雲服務 首季業績勝預期
價值投資人如何解讀程式交易?
預測法和機械操盤法
短期趁勢選復星國際
系統分析棄千里馬換普遍性 價值投資捨通用化當伯樂
中國通號:高增長兼具獨家優勢的
碧桂園半年銷售遠超目標 頻密回購具潛力
價值投資和程式交易的相異風格
- 講者中給予人最深刻印象的是Blippar - 一個visual discovery app。實時demo 能辨別很多眼前情景和物體,驚喜!
- 本地薑WeLend 提及內地的高速發展 - 每個月以30% 幅度增長。但依他看,P2P lending 的破壞性創新大概已到達頂峰,下一個可以被disrupt 的是保險產品。
- Fiscal Note 運用大數據分析美國上庭個案,並預測官司的勝算,準確度達94%!
(下週文章會分享更多RISE Conference 的所見所聞)
最強的關連系數會隨時代改變
從Uniqlo 的大跌眼鏡談到position sizing
業績Review:中國民航信息
平保績優跑贏國壽
接近3月尾,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已派了成績表。上週最矚目是長和及騰訊的業績發佈。李超人看淡經濟前景,又指香港是黃台之瓜,值得讀者深思。騰訊規模巨大,收入仍保持高增長(+30%),成為年收入超過千億元的企業,而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分別錄得33% 和 22% 增長。高增長企業確實該有較高估值,市盈率長期高企是常態,除了增長率跑贏其它行業,財務穩健兼且規模越大越有壟斷優勢(Winner takes all)。國泰航空的業績亦令人眼前一亮,管理層對冲石油的策略以及節流措施,效果明顯地反映在賬目上。
分門別類價值股
懷念曹Sir 無私分享.投資額屬成敗關鍵
曹Sir 離世令人心有戚戚然。筆者最初接觸曹Sir 名字,要追溯至讀書年代。家母向有閱讀《信報》並從中學習投資兼獲得啟發,她最推崇的就是曹Sir 的《投資者日記》。《信報》的政經文章大都內容豐富且分析獨到,但對家庭主婦而言略嫌艱澀難消化。曹Sir 的文字生鬼跳脫,讓初學者感到投資並非高不可攀,而是趣味央然,易於投入其中。家母是曹Sir 的忠實粉絲,每日定必追看其專欄,又感激曹Sir 帶領入門,才會接觸更多《信報》名筆的思維和分析。當年若沒有《投資者日記》,她大概不會訂閱《信報》。筆者求學期間對經濟學的熱誠勝過投資,雖然並非曹Sir 的死忠粉絲,但也從家母口中、以及曹Sir 的專欄文字認識價值投資和複利率的威力。
筆者最欣賞曹Sir 之處,除了活潑幽默的文字,是其人生態度。身處財金界中,除了投資賺錢,也重視天倫之樂,兼以身作則行善,為農家女籌款。而對待年青人,他不像很多上了岸的既得利益者,只懂搬出自身奮鬥的歷史責難下一代,也不會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反而與時並進細緻分析現況。他教導下一代「不要被500呎的樓困住青春」(金句要義和前文後理可參考高天佑《憶曹Sir。論趁勢》)、投資要「有智慧不如趁勢」,足見為人思想開明,且胸襟廣闊,樂於和大眾分享學習所得。
曹Sir 的一生得人尊敬,願他一路走好。
緬懷之餘,筆者嘗試向曹Sir 學習,分享近日所得啟發。週末有一側新聞 一 中大統計學教授,以自身研發的方程式賭馬,單是三個季度已贏了超過5,000萬。成為新聞並非因為教授高調,而是他與前金主拆夥,因而被告上法庭指違反合作協議,需要披露過往的賭馬數據。其實,以學術理念研發方程式落盤,十足了解贏率和風險而非盲目落注,不能稱作「賭」吧。究竟類似的機率計算能否應用在股市投資?
設想一個簡單如擲硬幣的遊戲,公即贏120%,字即輸100%。假設筆者借出$10,000 予讀者玩遊戲,埋單計數贏得最多者勝出,請問讀者每局願意投入多少 %?請細想再往下看。
這個遊戲的設計,長遠而言應該必勝無疑。因為時間越長,擲出公字的機率越接近50%。而贏局所得大於輸局損失。可是,實則是讀者決定每局押注的比率,將直接影響這是必贏或必敗的策略。據統計,大部分人的選擇介乎20% – 50%,若持續以相同比例押注,參與者必敗。反而每次押注比例較低,例如10% 或15%,長遠才會是一個必贏策略。
遊戲的重點是嘗試說明即便贏率有優勢,長遠勝算高,但相比回報率和勝率(分析準確度),真正決定賺錢或虧本,是如何分配投資銀碼,這亦是風險管理的範疇。
《網上加料版》
你決定好每次押注的比例嗎?我們就看看每次壓注50%, 20%, 15% 和10% 的結果。
從上述表中可見,兩局之後,每次押注50% 和 20% 的,手中持有已低於最初的本金。反而每次押注15% 和 10%,相對最初本金仍有錢賺。
若果倒轉輸贏次序呢?
從上表可見,贏輸的次序對最後手上持有的現金,沒有任何影響。真正影響結果的是如何分配投資額。
比率較高的,初期的回報線較亮麗吸睛,但日子久了,因為風險管理不足,將錄得虧損。這結果無關運氣或分析準確度(任何分析都沒有100% 勝算),完全取決於投資額的分配。相比注碼較低的,起初的回報微不足道,但日子越長越顯示複利率的power。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從時機和全球指數看港股大落後?
- 航標控股(1190) :安永會計師樓於2月5日辭任核數師,集團委任開元信德為新一年的核數師。
- 核數師在12月尾年結後才辭任是不平常的事。根據上市條例,公司需要在年結後3個月內公佈業績。現在已經是2月初,新上任的核數師未必可以於一個多月時間內完成所有核數程序
- 再看公告內容:「安永於審閱本公司截至二零一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的合併財務報表過程 中,收到匿名電話舉報以及安永發現部份財務資料存在不一致的可疑情形,因此 安永要求本公司對此進行評估和調查。經過本公司管理層深入了解事件後,為審 查及確保相關財務資料的準確性及確保適當及良好的企業管治機制,本公司聘請 了一家第三方機構進行獨立調查。經過第三方機構與稅務機關及銀行獨立查證與 核實後,確認相關不一致情況並不存在,本公司並已將結果通知安永。儘管本公 司採取了以上措施,安永仍然表示無法繼續執行本公司2015年度合併財務報表的 審計工作,因此決定辭任本公司核數師。」
- 這多少顯示賬目真確性存在風險。
- 重慶鋼鐵(1053): 核數師由畢馬威改為天健
- 理由是畢馬威已歷任過去8年的核數師,加上費用昂貴,所以改委任天健會計師樓
- 雖然過去一年鋼鐵業不景氣,加上半年業績錄得巨額虧損,希望節省支出是事實,但核數師不再是四大會計師樓,加上改任時間為2月,投資者不能不打問號,或擔心賬目能否如期在3月前公佈
從《沽注一擲》看金融海嘯後的投資風險
跌市中尋寶:粵海置地 & 平安保險
價值投資與時機 & 從100毛談lean start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