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國通號

  • 價值選股和回測分析

    恆指近來都是上落市,單日升跌幅往往幾百點,這段日子大概比較適合「炒股不炒市」。臨近年尾,也是時候開始部署來年投資。本欄於8月底曾分析中國通號(3969),指其業務屬高增長,兼具獨家優勢。以當日收市價計算,至今最低位約 -4.6%,最高位回報則達11.4%。現價稍為回落,大約是+5.5% 水平。如欲看較詳盡的基礎分析,讀者可參看舊文(在此不贅,免得被指呃篇幅)。即便以技術分析看,此股處於上升通道,筆者認為現價仍值得吸納。 另一間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奧園(3883)。截至今年6月的中期業績,物業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升了73.5%,達105億,而銷售面積上升了56.5%。集團持有現金約100億,而短期和長期的銀行貸款分別為41.1億和42.7億元。計及流動負債的其它應付款,現金水平並非十分充裕,但若細看今年7至10月較去年同期的物業銷售情況 - 7月:+20%, 8月:+2.2%,9月:+218.2%,10月:+65.7%,合共約88億,估計全年業績不俗,而且財務健康。現時每股價格僅約$1.77,相對資產淨值折讓接近50%,市盈率僅約5倍,筆者認為抵買。唯投資者需注意人民幣貶值的風險,這會影響資產價格和股價的相對折讓。且內地走資情況嚴重。過往樓市是A 股大時代終結的資金出路,現時物業價格可能已達泡沫狀態,加上走資潮 憑基礎分析選股之外,筆者過去大半年亦嘗試系統化分析和回測以技術指標為主的交易策略。投資有各種門派,學習新知識總是於己有益。回測的觀察所得,是止損幅度要細。據聞台灣的交易高手,每筆交易的止損都控制在2% 之內。乍聽之下,2% 似乎太少,尤其上落市況時,不少股價單日波動就超過3%!可是回測的結果顯示,對於較為頻密的交易策略(每個交易持有3日至60日計算),改動止損的百分比,確實大大提高效果,尤其最大回檔(max drawdown) 大幅下降至頗為穩健的水平。而調整策略的其它參數,反而效果普通。成績雖然有改善,但不似調節止損般有驚喜效果。 其實,上述的『止損控制』,比較適合均值回歸型的策略,價值投資則向來屬於『趁勢』(Trend Following)。而運用趁勢策略的投資人,應該致力提高回報高的股票數目。(就是找到千里馬帶來的回報,遠勝於十分謹慎的風險管理)。面書友早前為文寫出實驗結果,透過倍加或摒除最佳和最差回報的交易,比較到底投資人應該專注管理虧損交易,或是利潤大的交易。內容頗長,有興趣看文章的讀者可到這裡。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 中國通號:高增長兼具獨家優勢的

    深港通和騰訊的亮麗半年業績,令恆指在上週尾段保持升勢,但本週初市場未見新動力。近日是半年業績公佈高峰期,亦是勤力看通告發掘具潛力公司的時機。其中一間吸引筆者眼球的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中國通號(3969),是中國最大軌道交通控制系統供應商,去年8月才上市,招股價$6.3。大概是遇上大時代後的跌市,上市兩個月後價格最高只見$6.77,之後股價一直往下走,今年2月最低位達$3.4。 先看2016上半年業績(人民幣): 收入:143.5億元 (2015H1: 117.6億元,+22%) 毛利:    37.6億元 (2015H1: 29.9億元,+26%) 淨利潤:16.0億元 (2015H1: 11.3.億元,+41%) 毛利率:    26.2% (2015H1: 25.4%,+0.8%) 淨利潤率: 11.2% (2015H1: 9.6%,+1.6%) 集團的收入、毛利和淨利潤都錄得超過20%升幅,淨利潤更增加超過4成,增長動力強勁。而毛利率和淨利潤率都錄得雙位數,利潤空間不俗。截至6月30日,集團的短期貸款約4.6億,長期貸款約2.2億,應付款項超過220億,並持有現金超過140億元人民幣,及應收款項約180億。期內的經營現金淨流入約10億元,財務穩健。 集團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設備製造、設計集成和系統交付服務,各佔總收入約30%、28% 和28%,而工程總承包佔收入約14%。業務分佈平均,而且全部錄得高增長 - 設備製造 +23%、設計集成 +15%、系統交付服務 +17%,工程總承包 +51%。 中國通號是唯一獲國家鐵路局授權的鐵路控制系統和通信信號產品的標準化技術審核單位,並曾承擔多個重大科研項目包括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等,估計有獨家優勢。至於未來數年的業務前景,與內地大型鐵路建設和城鎮化路軌交通規劃息息相關。現時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未來幾年的業務和合約進度或有待觀察,但管理層預計下半年業務將繼續保持增長,並達到全年目標。 現價市盈率約15倍,筆者認為是合理價。可是過去短短3個交易日,股價升了超過13%,除了可能出現獲利回吐,股價接近去年招股價。而股價潛水一年後似乎將升回水面,大概會有沽售壓力,現在未必是否最佳買入時機。或先放入觀察名單,等待投資機會。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