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理財寶「合法」谷大賬目5-6倍

A股已有超過300間上市公司發盈警,部分更是由賺變蝕,盈喜變盈警,情況令人嘩然,令人質疑過往是否存在假賬。筆者不敢斷言有否假賬,但內地企業想方設法谷大業績也許是常態。

近日從友人口中得知,中國平安(2318) 旗下的理財寶(即儲蓄保險),貸款額高達7成。該理財寶在內地很受歡迎,保險經紀亦為保單靈活性引以為榮。友人說中港文化差異大,香港人很難明瞭理財寶的做法 - 明明錢銀從自己口袋拿出來,買儲蓄保險後借返給自己,又要付利息,不明白為何要這麼做。

先簡單說明理財寶的條款:

  1. 3年期的保單。假如每年買10萬,3年合共30萬。可以逐年付款,或者一次過繳付
  2. 保證回報1.75%
  3. 首年保額的70% 可借回給客人,貸款利率 4%。
  4. 如果逐年付款,首年貸款額是7萬;若一次過付30萬,貸款額是21萬
  5. 貸款期沒限制,只需每年付利息便可
  6. 附送首年的人壽保險年費
  7. 每年分紅,該筆紅利可留在保單積存生息,息率約4.5% 

友人指理財寶雖然是3年期,但計及手續費及角色費用等,若提取保單款項,估計要10-14年才可以平手(拿回全部保額),所以客戶一般而言,10年內不會提錢。

理財寶如何谷大業績?

中國平安實收 3萬元現金,卻記賬

  1. 10萬保額
  2. 7萬貸款
  3. 公司付款送客戶的人壽保單,估計保單價值2-4萬

總生意額超過19萬,是實收現金的6倍多!這個倍數看似風險極高,但只要客戶第二第三年繼續繳付保險金,公司便能逐漸收回保額,將風險降低,不會「爆鑊」。 

若果一次過支付30萬元呢?

第一年付出30萬現金買理財保後,貸款取回21萬元,實則付出9萬現金。這情況令公司的風險高得驚人。先看看第一年的生意額賬目:

  1. 30萬保單
  2. 21萬貸款
  3. 公司付款送客戶的人壽保單(估計價值2-4萬)

合共約54萬。

雖然生意額同樣是實收現金的6倍,但由於第二第三年不會有新資金流入,所以公司一直都只是收了9萬元,卻紀錄超過54萬的生意額!

讀者可能會說客戶最終要還款。可是貸款年期沒限制,只需要每年還4% 利息,公司也難以預計何時才能收回應收的保險金!假如客戶不還款,又碰上經濟不景氣影響現金流,公司隨即面對極高風險!

理財寶的銷售手法很聰明,而且是雙贏格局 - 客戶付出很少的現金,就能購買相對大額的儲蓄保險,讓客戶有槓桿,提升實質回報率。同時,公司可以一石三鳥輕易提升銷售額,短期業績非常亮麗。可是日子久了,除非生意興隆一直有錢入,否則經濟下行時,公司財政不穩健,會面臨很大壓力。

過往聽到谷大銷售額,以為最多2-4倍。而大型上市公司一般愛惜羽毛,加上嚴謹監管,行事不可能太誇張,沒想到隨便一個普及大賣的產品,賬面生意額竟然是實收現金的6倍!

別說不敢買A 股,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都要睇清睇楚!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osted

in

by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