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股神畢菲德是主動型投資者,卻多次讚賞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回報佳。近日看書提及第一個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典故,不知孰真孰假 - 一位著名的基金經理太太,多年來自行選股,而且回報勝過專業基金經理。她的策略是:買所有名字有”America” 和 “General” 的公司股票。聽落無稽攪笑,但細想卻是真正的分散投資,不傾斜任何界別的組合。當年股票買賣佣金高,這種被動型選股兼少買賣的策略,慳番很多交易費用,加上沒有基金管理費,長年以來跑贏偏重某個行業或有具體目標的主動型基金。

另外,書中提到一個有趣兼值得深思的問題:很多人花盡時間力氣賺錢投資累積財富,卻鮮有人願意耗上同樣的時間心思,為已累積的財富迴避風險。
分散投資是最廣為人知的避險方法,可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投資人發現即便沒有將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子,依然全部出事!筆者從小就知道價值投資法,明白時間和複利的力量,而風險管理(明確離場準則) 的知識有限,書中一問其實正中要害!
投資買賣的兩個主要變數(variables) 是價格和時間。價值投資法致力找出價值被低估的公司,對於另一個變數 - 時間,就似視而不見(強調耐心,沒有明確的離場策略),看作constant。數十年前資訊不流通,參與市場的人數和資金較少,波動相對細。現代卻是資訊發達,加上林林總總的退休基金和槓桿產品,市場波動大 (反應的速度和強度都加速和放大),如何控制風險和迴避風險,是一門學問。
畢菲特和一般香港投資人的分別,除了他是股神之外,是他投資美國市場,而本地投資者則買賣港股。只要對比過去7年的道指納指和恆指,已經可以看出同樣的方法套用在不同市場的差別。另外,美股市場不論深度和闊度,都勝過港股,所以較少「人為現象」,加上有矽谷不斷創新,對比香港是兩種不同的經濟體。
股神的投資眼光和回報固然是非常了不起,若仰慕畢菲特並希望學會一招兩式,也許直接買巴郡股票,或者跟著巴郡的持股建立自己的組合,也許更簡單。如果有心學習投資累積財富,付出時間精神多看其它門派,了解對沖和風險管理,以及新科技在市場的應用,大概免不了吧。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osted

in

by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